放大圖片
2012年5月26日,第九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蒙古族攝影家阿音又一次憑藉其極具震撼力的作品獲得了該獎項的創作獎。中國攝影金像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電視金鷹獎、戲劇梅花獎等獎項一樣,是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之一。在此之前,阿音曾獲得過聯合國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大獎、中國人像攝影十傑、《美國國家地理》「所有之路」全球攝影大獎等國內外獎項,作品也多次在國內外展出。
阿音從事攝影長達22年,卻堅持只拍一個主題,即他自己的民族蒙古族,以及草原遊牧文化。他的作品從多個角度記錄了蒙古族文化是如何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乃至消失,他的黑白影像也訴說了草原沙化、牧民的生存狀態,以及牧區教育進城等現實問題。阿音說,他想要記錄即將消失的蒙古族傳統文化,給蒙古人做一個影像史,也為國家乃至為世界民族文化多樣性發展踏踏實實做一些事情。這,也正是他的職業使命感所在。 ■文: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楊紅玲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阿音,本名柒金才,蒙古族,1970年出生於內蒙古科爾沁草原邊緣的半農半牧地區興安盟。他自幼喜歡並自學書法、繪畫,頗具藝術天分。14歲時,母親的突然去世讓本已困苦的生活雪上加霜。就讀初二、成績優異的阿音被迫輟學,不得不走入社會。他種過地,放過牧,做過鐵路臨時工,在農村做過小買賣。阿音從未忘記過自己重回校園的夢想,可是由於現實所限,直到1992年他才通過自學獲得內蒙古大學「蒙古語言文學系」的大專學歷。
即使是在艱難的謀生歲月裡,阿音都在不斷充實自己。早在1987年他就開始為當地的報紙寫新聞報道,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當時的攝影記者非常少,新聞報道常常缺圖片,另一方面彩色照片也漸漸在當地老百姓中流行起來,於是1989年末,他用賣服裝賺到的98塊錢買了架最便宜的傻瓜相機,開始為當地人拍照,也為報紙拍新聞圖片。1990年,阿音開始系統地自學攝影,並開始進行創作。
遷居聖地 聚焦遊牧中的蒙古人
1990年開始,阿音成了一名職業的鄉村攝影師,當時他去得最多的是當地的學校,他的創作也是從這裡開始的。基於對和他一樣失學兒童的同情,也因為被鄉村教師在艱苦條件下兢兢業業的堅守所感動,他不自覺地把鏡頭對準了這個群體。
從1990年到1996年,整整6年的時間裡,他走遍了科右中旗100多個村子,用他的鏡頭記錄了當地村辦學校的現狀,也逐漸認識到村辦學校基礎教育的困難,更想通過自己的作品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種現狀。在不斷的拍攝中,他對攝影也有了更深的認識,他走出家鄉,立志成為一名職業攝影師。當時,他看到國家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看到了蒙古族傳統文化發生著變化,對於這種現狀的憂心與焦急,以及自己作為一個蒙古人的民族使命感最終促使他選擇拍自己的民族,拍草原遊牧文化。
1998年,阿音把家搬到了偏遠的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因為這裡保留了最為完整的傳統原生態遊牧文化,被譽為中國最後的「遊牧聖地」,並開始他漫長的紀實拍攝生涯。
為記錄而拍 親歷遊牧文化的悲與痛
蒙古人認天為父,認地為母,以狼為圖騰,千年的歷史沉澱,讓他們在住所、飲食、服飾、習俗等方面都形成了非常多樣和豐富的文化。而遊牧生活,則是維繫這種文化的核心。遊牧生活的喪失,意味著這些文化也將隨之消逝。
阿音剛到東烏旗時,牧民們還使用著由木條和牛皮、氈子搭成的蒙古包,沒多久,鐵製的蒙古包就開始盛行了;隨著草原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名震中外的蒙古馬數量銳減。對此阿音心急如焚,從1999年到2003年,他拍攝大量彩色照片的同時,還用蒙古文撰寫了關於遊牧文化、習俗和地方志等文稿。
5年的時間,阿音深入當地牧民生活,做了大量的民俗學和人類學方面的田野調查,共編纂了26本記錄草原遊牧生活的書籍畫冊,還自費辦了5本不同類型的「雜誌」,全部免費送給當地的牧民。2003年起,他開始使用黑白膠片拍攝蒙古族人的肖像照。每拍攝一個家庭和人物,他都做細緻的採訪,記錄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羊群的數量、面臨的困境、內心的願望等,他詳細的圖說豐富了他的鏡頭記錄。
面對傳統遊牧文化隨著社會發展逐漸消失的危險,阿音首先是把自己當做一個記者,然後才是攝影師,他拍攝是為了記錄而非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