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台灣女人是不平凡的。
而一個曾在香港這個中西交匯的舞台上發揮過聰明才智的女人,更不平凡。她們用柔軟的身段去包裹內心強大的力量、用溫柔的情懷去潤暖兩岸三地的華人、用深厚的修養去書寫自身在文化交流領域內的一席位置。江素惠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香港經驗最為豐富的一位。只要你聽過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現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的名字,就不會對她感到陌生。她是資深新聞人、掌管光華中心長達十年的首任主任,也是推動港、台與內地建立文化共識的使者,在退下公職後,她繼續延續民間文化交流的深遠使命。
她的不平凡,在於這份延續之心、這份堅持不懈之情。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潘達文
江素惠曾講過一句令很多人既感動又有共鳴的話:「我是台灣人,也是香港人,更是中國人。」她也確實有資格這樣講,從上世紀80年代來到香港,她便身體力行籌辦光華,以文化為橋樑,連接港台。2001年從光華卸任後,更留在香港,翌年於民間成立香江文化交流中心,以推動兩岸三地發展的「香江論壇」廣集三地有識之士。一介柔弱女子,為何甘願背負上推動文化交流的責任?
是人們對她的期待使然。
在光華十年,是經驗,也是資源的累積。退下來後各界各方許多人都期待她能做更多事、繼續推動港台兩地的多元活動。而她也認為,香港的特色,決定了它是個適合推動交流的地方——特別是在回歸之後,內地與台灣都對它有種相對親切的認同感,這便決定了香港不可取代的位置。哪怕今天已實現直航三通,但香港獨有的自由蓬勃氛圍,在華人世界中仍令人嚮往。
香港是第二家鄉
2010年,江素惠獲頒銅紫荊獎,她成為首個獲得港府頒發紫荊獎的台灣人。近三十年獻給香港的美麗年華,獲得了香港社會的有力肯定。
她親眼在這裡見證了文化環境怎樣一路擴大,逐漸在自由與法制的社會基礎上發揮長處,慢慢尋找本土的文化認同,擺脫人們對香港重經貿輕文化的舊有印象。一國兩制不但沒有令這個城市的繁華褪色,反而令它發展得更好、更全面、更博大。她認為,這正是為台灣做出了範式。中華文化在台灣雖然生根於土壤之中、存在於街頭巷尾,但在香港卻有另一番不同的面貌。結合了西方行政效率和專業氛圍的中西文化交融,恰恰是台灣所缺失的。
因而當離開官方機構,在民間繼續推廣華人文化互融時,她更將重心環繞在中華文化的認知之上。
政治是文化,有政治才有激蕩;經濟是文化,有經濟才有效應;文化不是封閉的系統,它是開放多元、與其他領域盤根錯節的。正因如此,在民間的江素惠更能大展拳腳。「香江論壇」不迴避對兩岸政治經貿前景的討論,但堅持要使用最大限度實現三地交流的華語——哪怕海外學人前來,也要講中文,因為論壇焦點緊扣國內的時代脈動,討論的是國人自己的話題,創辦初衷也是希望通過彼此的母語,碰撞出加深彼此認知與了解的火花。
討論是為取得共識。江素惠確信:「兩岸一定要取得共識。」有共識才會同心,才會有共同的未來。而同宗同源的文化,則是兩岸發展的重要一環。
又是何其幸運,有香港在其中作為中介,平衡著兩岸三地間的異與同。所以,她才選擇退休後留在香港,繼續做力所能及的事。香港有深深吸引她的地方,也早已成為她的第二個家鄉。
她熱愛香港的大環境、熱愛這裡的規範與法制、熱愛這座城市與國際事務間的緊密關係,更早已將此地視為情感的歸屬地。
她說:「香港的夜晚並不孤寂冷清,只要有心,你就能在這裡找到心靈歸屬,就能體會到它的文化精髓。」關鍵在於你如何真正走進它、如何切實了解和體會它。
台灣要努力
台灣對江素惠而言是甚麼?當然是故鄉,那個孕育了她血脈與靈魂的地方,這一點不會改變,當她在香港居住多年、甚至幾乎成為地道的港人之後,仍會情不自禁地將港台作對比。對比過後,會為台灣的文化底蘊而自豪,也為香港的城市建設而驕傲。感情的天平沒有偏頗,她投入在這兩個地方的愛其實相等。
她眼中的香港,早已以地緣優勢和中西貫通的獨有背景,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她常常會帶香港同胞去參觀台灣,而現在更計劃於今年下半年以文化交流團的形式,帶台灣同胞來香港,看一看獅子山下的精神與風貌,看一看香港的文化藝術、戲劇、創意產業、娛樂業等等。香港的多元,正是人們了解它文化內涵的最佳切入點。
而與內地的交流,這些年來也帶給她頗多的啟發。
過去在光華受限於公職身份,10年沒去過內地,因而卸任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前往內地。她看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樓聳立的浦東、內地各個城市的建築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她下意識地想:「台灣要努力!」
內地文化發展的熱度,令她驚訝更令她欣喜。90年代初首度將台灣故宮博物院的100多件複製品帶到內地展出,也正是她為兩岸文化所做的見微知著的推動。其後,政治經濟、機遇前瞻、兩岸關係、前景氣象,她通過香江文化交流中心所做出的這些推動,至今不息,長此延續。
文化是深埋在中華兒女血脈中的根,它在兩岸三地不同的氛圍下覺醒,需要有人不斷去為之付出心力與努力。而江素惠,選擇了立足香港、背靠台灣、心懷中國。兩岸之間的歷史記憶可以通過文化創作尋回,而記憶的宣洩和重塑也需要通過文化去創造機緣,這正是她多年以來所做的,且會繼續做下去,只要力所能及、只要堅持與相信。
惟望文化的共識與傳承,透過她,令更多人心懷感動,從而願意發揮能量,為可為之事,在平凡的生命中演繹出情繫天下的不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