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來論:全透明何來隱瞞?何關誠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27]     我要評論

黎子珍

 在僭建事件上,候任特首梁振英一直以開誠布公的態度回應疑問,承認過失,誠意道歉,積極配合屋宇署人員調查,主動邀請傳媒到大宅內拍攝,並且立即清拆所有僭建物,整個處理透明、公開。試問,如果梁振英是有心隱瞞,怎可能事前主動邀請傳媒參觀大宅,任影任拍?無論是僭建發生之前還是之後,梁振英都是全透明面對傳媒、面對社會,沒有任何隱瞞,不存在誠信問題。梁振英在僭建事件上犯有嚴重疏忽,一些市民有意見,有批評,不難理解。但反對派議員肆意將事件政治化,借機搞事卻是別有用心,其目的既是要損害梁振英的聲望,更是要令新一屆政府施政舉步維艱,打擊新屆政府管治權威,善良的人們不能不有所警覺。

 候任特首梁振英位於山頂的住宅被發現有6項僭建物。梁振英昨日雖然已出發到北京出席慶祝香港回歸15周年的活動,但亦安排候任特首辦開放大宅予傳媒入內了解及拍攝。目前6項僭建物中已有4項拆除。自從僭建事件發生後,梁振英一直以高透明度的態度處理事件,多番邀請傳媒親身到大宅查看,對於發現有僭建物也沒有推卸責任,顯示出負責任的態度。事實上,梁振英在購入有關物業後,曾在2000年入紙申請興建連接兩間屋的玻璃通道,如果他是知道物業內還有其他僭建物,何以不順便一併申請,而要為自己埋下炸彈?而且,梁振英多年來都有邀請傳媒、朋友到訪大宅,如果不是無心之失,梁振英要掩飾僭建還來不及,為什麼還要對傳媒中門大開任影任拍,在情理上明顯說不過去。

意圖隱瞞怎會中門大開

 香港測量師學會日前發表聲明,指地產及建築業的運作非常繁複,該學會共分六個專業組別,包括建築測量、產業測量、工料測量等,其他組別的測量師對於建築物條例的理解及認識,未必如建築測量師那麼深入。梁振英雖是產業測量師,但產業測量與建築測量屬於不同範疇,他不知道大宅存在僭建並不出奇,不存在所謂知法犯法的問題。當然,身為候任特首,梁振英理應比一般市民更加謹慎,無心之失也是失,在大宅僭建事件上他確實存在疏忽之處,這點他已經公開承認嚴重疏忽,並會提醒他的班子要警惕,以免犯上不必要但嚴重疏忽的錯誤。同時,他已立即安排清拆所有僭建物,說明他在僭建中既沒有刻意隱瞞,也沒有迴避責任。

 近年本港社會愈來愈關注僭建問題,一些市民聽到有關梁宅僭建的消息,難免會有意見。這不難理解。但反對派議員在事件中泛政治化的傾向,卻令人側目。李卓人要在立法會上提出「不信任動議」;梁國雄準備提出司法覆核;何俊仁計劃向法庭提出選舉呈請;有政黨到廉署投訴;有反對派議員甚至揚言在立法會引用《特權法》調查。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然而,事件的性質只涉及個人疏忽,反對派引用《特權法》毫無道理。

反對派項莊舞劍

 反對派項莊舞劍,意在打擊梁振英。事實上,自從梁振英當選新一屆特首之後,反對派便沒有停止過對新屆政府進行攻擊及阻撓,先是接連發動曠日持久的拉布,以干擾新一屆政府的架構重組,令新政府未能在就職時「整齊上任」。現在,反對派在僭建事件上又肆意政治化,目的都是要挑動市民的不滿,既是為損害梁振英的聲望,更是要令新一屆政府施政舉步維艱,打擊新屆政府管治權威。

 然而,反對派借拉布令新屆政府在就職時「天殘地缺」,再利用僭建事件打擊候任特首的聲望,甚至要梁「人頭落地」,令新屆政府淪為「跛腳鴨」,對香港社會並無好處,市民不會認同。正如高永文醫生指出,梁振英在僭建問題上是有疏忽,但不涉及誠信問題,近期的政治氣氛令一些有心服務香港的人不願意加入政府。高永文的憂慮其實也是市民的憂慮。如果反對派將所有事情都政治化,出任公職者動輒得咎,甚至連尚未正式上任的候任特首也成為重點打擊對象,試問新一屆政府還如何集中精力施政?還如何一心一意解決各種深層次矛盾?反對派議員不啻是在「倒香港米」。

 這次僭建風波,正凸顯本港政治化風氣已經愈演愈烈。面對歐債危機不斷升溫、新舊政府即將交接的關鍵時刻,反對派卻將香港社會引入激進政治對抗的漩渦中,干擾政府的施政,最終受害的將是700萬香港市民,這不能不引起市民的警覺,必須抵制這種損害香港整體利益的趨向。

相關新聞
兩地專才競爭 59%港人認激烈 (圖)
發展專業須克服重重障礙
年輕專業人士事業發展障礙
每三個專才一個想半年內跳槽 (圖)
新巴城巴勞資達協議 加薪5.3%
兩特首齊赴京出席回歸展 (圖)
跳傘綵排 表演精彩 (圖)
兩地貿易 15年飆升6倍
京辦座談會 紀念安子介
胡總訪港 保安區內設採訪區
香港內地15年來經貿變化 (圖)
「見證.香港回歸15年」系列專題之訪談篇 (圖)
法治基礎日益穩健 梁愛詩:基本法根植香港 (圖)
發揮優勢:倡前海覓廉租地 推動港律師北進 (圖)
嶄新模式:人大釋法非「干預」 漸建易接受模式 (圖)
適應變化:司法覆核趨增 相信法官判斷 (圖)
「見證.香港回歸15年」系列專題之抗災篇 (圖)
川港攜手抗災重建 麥齊光:同胞血脈震不斷 (圖)
建醫院定3原則 非只給錢 (圖)
社署心理學家 危難實地輔導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