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因應校巴持續短缺及車費增加問題,有社會人士認為,主因之一是校巴牌照供應不足,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回應指,目前非專營巴士規管架構及發牌制度運作良好,政府現階段暫無意進行檢討。
民建聯促增牌照解難題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昨提出書面質詢,引述調查指4%的受訪中小學面對校巴「零投標」困境,即邀請多間公司競投校巴服務合約,但最後卻沒有任何回覆,學生下學年起可能要自行上學。至於接獲標書的學校,車資報價也明顯上升,平均加幅達11.4%,最極端的例子更是加價1倍,對家長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她表示,希望政府能檢討現行非專營巴士規管架構及發牌制度,從而增加牌照供應,幫助解決問題。就此鄭汝樺回應稱,目前市場上已有約4,900部提供學生接送服務的巴士及小巴,包括3,543部擁有學生服務批註的非專營公共巴士、1,281部學校私家小巴及60部學校私家巴士,發牌制度足以應付市場需求,未有計劃進行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