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藝天地•來鴻:自己人(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01]     我要評論

文:蘇滄桑

 蓮是我見過的世界上脾氣最好的女人。

 一個屋簷下,不可能沒有任何矛盾衝突,我衝她發過不止一次火。白天碰到心煩的事,一回家看到跟她反覆強調過多次的事,她還是按她原來的思路去做,我就會火冒三丈。比如老喜歡把衣服搭在陽台欄杆上曬,丟了好幾件,比如有親戚來家吃飯,我讓她多弄點菜,她卻總是自說自話地弄得似乎僅僅夠吃,讓我很沒面子。她從來都不爭辯。當然,過一會我就覺得不好意思,跟她解釋。她笑笑說:「沒事沒事,我這隻耳朵進,那隻耳朵出。誰沒有心煩的時候啊?」

 她常常妙語連珠,甚麼事,到她那兒,聽起來都是喜氣洋洋的。你會覺得,她這麼苦,這麼累,都覺得生活這麼美好,我們還有甚麼可煩惱的?

 蓮還特別明事理,懂感恩。

 她兒女小的時候,我們叫她每個暑期把兒女接到杭州玩,住在我家。後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將他們留在杭州,並為他們安排了航空公司工作。她兒子結婚買房子,我們借錢給他首付。

 蓮說:「沒有你們,我們家哪有現在的好日子?我的兒女托你們的福,子孫後代都要感謝你們!」她說,父親常跟她說:「他們對我們這麼好,我們要有良心,不可以扔下他們不管的。」

 十八年的城市人情世故,沒有帶走她最珍貴的本質。

 幾年前,先生派去了香港工作,女兒心心住校了,家裡,常常就是我、蓮、兩隻小狗。

 多年的相處,她這個大姐和我這個小妹,雖然相差十一歲,但已無比默契——

 蓮專心陪我,每天給我做好吃的。

 我們無話不談。我有甚麼煩惱,不是跟母親說,就是跟她說。她家裡的事,也全都會跟我說,我幫她出主意。有時飯吃好了,我故意多坐一會兒,我知道,她一天都沒怎麼和人說話了。

 最近,她母親突發腦溢血,她回去照顧,兩隻小狗也只好寄養在朋友家,我一個人不得不生活自理,不巧又感冒了。她記掛著,每天打電話來。她母親好一點了,她一到周五就趕回來,周一再趕回千島湖,其實她是最怕坐車了。

 那天她回去前,我分明記得冰箱裡沒有青菜了,可是後來一打開,發現一大把綠油油的新鮮青菜,她知道我只會燒麵條年糕,臨走前又特意跑到菜場去買來的。筍已經剝好,鰻魚乾、臘肉乾、年糕都已經切好。

 心心十八歲了。馬上上大學了。

 總有一天,蓮會回到老家照顧老人,和丈夫廝守的。到那時,我們會不捨,心心會不捨。心心對她,有時比對我還親,上次暑假,我們說帶蓮去香港玩,心心功課很忙,不想去,但為了她,就很高興地去了。蓮很感動。

 蓮的一雙兒女,聽話,孝順,和心心特別親,心心對他們,比對自己親戚家孩子都親。

 蓮說,以後你們老了,這兩兄妹都能隨叫隨到的,心心也不會孤單了。

 蓮說,如果添了孫兒,她就去幫著帶一段時間就回來。只要我們不趕她,她就不走。

 我們說,捨不得的,只要她不想走,養也要養她到老。

 心心小時候,蓮背她出去玩,笑她這麼大還讓她背,心心說:「天黑了,我趴低一點,人家以為你是駝背。」我們笑。心心又說:「蓮,你老了,我也背你出去玩。」

 相互的善,相互的好,相互的感恩與回饋,就是我們十八年相濡以沫的緣分。願歲月靜好,情義久長。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江南堂名 (2012-07-01) (圖)
熱點詞評:歐國盃 (2012-07-01) (圖)
文藝天地•來鴻:自己人(下) (2012-07-01)
文藝天地•短載:定向的河流(四) (2012-07-01)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歡慶香港回歸十五周年 (2012-07-01) (圖)
歷史與空間:水綠鹽城 (2012-06-27) (圖)
古今講台:龍舟競渡 (2012-06-27)
生活點滴:翠綠的夏天 (2012-06-27)
開卷有益:且行且珍惜 (2012-06-27) (圖)
遊蹤:山水相依 (2012-06-27)
歷史與空間:茶書清心,曲文養心 (2012-06-26) (圖)
亦有可聞:洋 蔥 (2012-06-26) (圖)
古典瞬間:應 對 (2012-06-26) (圖)
生活點滴:新樓旁的舊屋 (2012-06-26)
人文世相:多樣的年齡 (2012-06-26)
歷史與空間:尋訪上海的「東洋廟」 (2012-06-24) (圖)
來鴻:自己人(中) (2012-06-24)
文藝天地•浮城誌:夜.漫恩 (2012-06-24)
文藝天地•短載:定向的河流(三) (2012-06-24)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端午節 (2012-06-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