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閱讀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隱青調查
調查機構: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年份:2007年 受訪人數:192人
問題一
生活模式 百分比
玩電腦 79.7%
看電視 52.1%
自困一角 39.1%
日夜顛倒 35.9%
每天睡12小時或以上 20.3%
問題二
遇困表現 百分比
藏於心裡 66.1%
逃避 40.6%
發脾氣 36.1%
哭 9.4%
找朋友或同學幫助 8.9%
問題三
你認為自己的興趣或潛能在香港得到發展機會嗎?
選擇 百分比(人數)
得不到 25%(13人)
一半 25%(13人)
得到 17%(9人)
沒有興趣或潛能 12%(6人)
不知道 21%(11人)
問題四
86.5%(45人)受訪青年表示遇過以下不同的負面經歷:
負面經歷 人數 百分比
很少得到家人的欣賞及鼓勵 29 64.4%
常被父母批評及責罵 24 53.3%
家人缺乏互相溝通 24 53.3%
與家人關係疏離 22 48.9%
父母重視個人學業成績 17 37.8%
父母很少主動關心自己 16 35.6%
缺乏照顧 15 33.3%
家人以暴力解決問題 12 26.7%
■資料來源:《青年隱蔽現象及家長壓力調查》
資料二:隱青家庭收入普遍較低
救世軍「青年聯席義工小組」於2006年訪問油尖旺區872名中三生及中四生,探討青年成為隱青的傾向(潛隱傾向)與其家庭背景及生活習慣的關係,並把結果分為「高潛隱傾向」和「低潛隱傾向」兩個組別進行比較。調查反映,具高潛隱傾向的青年來自低收入家庭的比率較高,近三成的家庭月入低於10,000港元,較低潛隱傾向組別的比率高出1倍;逾五成具高潛隱傾向青年沒有參與課外活動,相同情況出現於低潛隱組別中不足一成。 ■資料來源:綜合報道
資料三:隱青稱外出有生命危險
阿標今年16歲,升讀英文中學後成績追不上,又認為得不到老師的體諒,遂申請停學後轉讀另一所學校,但上學幾天便變成隱青。他稱獲得家庭支持,又說現在每天過著睡覺和打機的生活,感覺很好,因為有一大群擁有相同情況的網友陪他,又不用承受和面對任何壓力。他又說,在網上得到別人尊重,而外出則覺得有生命危險。 ■資料來源:《星期日檔案─雙失背後:隱蔽青年》
想一想:
1. 根據資料一,試指出並解釋隱蔽青年的生活特徵及性格特徵。
2. 參考資料一及就你所知,隱蔽青年的成因為何?
3. 有人說:「生於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有較大機會成為隱蔽青年。」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個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4. 參考資料三,面對阿標的情況,父母和學校可做些甚麼來幫助他?試舉例加以討論。
參考答案:
1. 解說:這題問及隱青特徵,難度較低,故同學只需將資料歸納,然後針對生活模式及性格作出解釋。
a) 隱青生活模式的特徵如下:
. 沉迷玩樂、生活無聊:調查結果顯示,最多隱青選擇的首三個生活模式依次為玩電腦(79.7%)、看電視(52.1%%)及自困一角(39.1%),反映青少年的生活百無聊賴,只求打發時間。
. 生活欠缺規律:調查結果顯示,不少青年日夜顛倒(35.9%)及每天睡12小時或以上(20.3%),反映他們因沒有目標而引致生活欠缺規律。
b) 隱蔽青年的性格特徵如下:
. 內向:大部分人遇到困難時只會將事情埋藏於心底(66.1%),只有極少數會向朋輩尋求協助(8.9%)。
. 自我效能感低:只有近兩成人認為自己能在香港發揮興趣或潛能。
2. 解說:題目要求「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推算隱蔽青年的成因,故應參考資料內容,歸納出性格、自信心及與家人關係等與隱青有關的因素。
a) 隱蔽青年的成因如下:
. 在學業或生活上受挫折:學生成績未如理想,對生活萌生挫敗感,拒絕上學,寧願終日躲在家中。
. 不獲家庭肯定:青少年在成長中很需要其他人(尤其是親人)的肯定,但資料反映父母對青少年很少稱讚或予以認同,令其情緒低落,繼而封閉自己。
. 曾受同儕欺凌:不少青少年在同儕中可能不受歡迎,因而備受言語甚至身體欺凌,導致他們害怕與人接觸。
3. 解說:這題有兩個關鍵:一為「較大機會」;二為「多大程度同意」。題目表面上與題二相似,但同學在羅列隱青成因的同時,必須作出比較,以顯示「生於低收入家庭」這因素的重要性。此外,提問詞涉及「多大程度」,故要陳述正反觀點。同學可參考以下步驟作答:
a) 前提:
. 青少年變得隱蔽主要由於自我認同感低,欠缺自尊,因而自我封閉。
. 資料顯示,近半具高潛隱傾向的受訪青年表示,不能與父母和睦共處。
b) 在很大程度上同意「生於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有較大機會成為隱蔽青年」這個說法:
. 低收入家庭父母的工時較長,較少機會與處於青春期的子女溝通,從而忽略他們的需要。
. 生於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易與同儕比較經濟能力,當感到零用錢不夠別人多時,容易丟臉,因而封閉自己,避免與其他人比較。
. 低收入家庭父母的學歷程度普遍較低,大部分不懂得與子女溝通,以及較少對他們的成就予以肯定。
c) 其他因素:
. 青少年的學業成績良好,仍可獲高的自我評價。
. 政府為青少年提供不少學習機會,如課外活動,能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4. 解說:這題屬於建議類型題,答案合理可行便可,但必須扣緊持分者身份。
a) 父母:
. 留意子女的情緒起跌及言行,協助他們解決困難,讓子女感到家長的關顧和支持,避免責罵與批評。
. 盡量欣賞子女的長處,協助他們建立自信。
b) 學校:
. 減低校內成績的惡性競爭,避免為青少年帶來太多挫敗感。
. 發展多元智能,協助學生發掘自己的長處。
延伸閱讀:
1. 《「隱青」嚴重 宅男佔八成》,《香港文匯報》,2012-06-13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6/13/ED1206130010.htm
2. 《專題研習指引─隱蔽青年》,香港康文署官方網頁 http://www.hkpl.gov.hk/english/kids_teens/ele_res/ele_tee/files/Socially_Withdrawn_Adolescents.pdf
3. 應鳳秀、高佩怡:《隱蔽及低動機狀態的青年》 http://www.hkcss.org.hk/cy/2a-2.pdf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