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這個名詞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說已不再陌生。對於通識教育的目的,我比較贊同的說法是通過跨學科學習,讓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融合,並對人生有更深刻的反思。
上學年我加入了「香港社會」的教學團隊,科目組長何佩紅老師建議布置一份以書寫香港故事為題的習作,以增進同學對香港社會邊緣群體及自我的認識。同學可以自選一位訪問對象,通過記述受訪者獨特的生命故事,加深個人對群體的理解。批改習作時,我留意到很多同學邀請了自己的父母作訪問對象。父母為幫助子女完成作業,定必積極配合,盡情分享自己過去的人生經歷。結果不少學生在後記中提及,每天與自己共同生活的人,對他們的過去原來如此陌生。受訪者的故事讓同學了解世界之艱難,香港社會的複雜。
學生習作 結集成書
上學年我們挑選了部分學生的習作,經多次修改和重寫後結集成書,書名為《誰是「香港人」?香港小人物誌》,並於今年五月付梓。《龍耳》聽障人士社會企業負責此書的校對、設計及出版工作。全書分為5個部分:生活博物館、發展背後、抗爭之路、邊緣游走和性與性/別政治。裡面包含了很多生活於香港社會的小人物故事,有粵劇伶人、養活幾代人的小販、為菜園村抗爭的村民、拾荒婆婆、男同性戀者、女油漆師傅和媽姐等。回想起來,每一件事情的起頭,總沒有甚麼人會看好,花這麼多教學以外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是否值得?況且副學士學生的作業,即使經編輯後出版,會有人感興趣閱讀嗎?在課業最忙的時候,對於一群沒有甚麼出版經驗及經費支持的師生來說,放棄可能是最佳出路。沒想到這個出書計劃最後竟變成可能,這是社企同工、副學士學生、校友和教師同心協作堅持沒放棄的成果。
出版成功 肯定成果
很多副學士學生因未能取得大學入場券,從此懷疑自己的能力,對未來失卻了信心。這次出版計劃的成功,無疑對他們來說是對人生的一種自我肯定。我相信,他們每一個人均有一個無可估量的未來。我還記得他們收到書籍那一刻的情景:當打開書扉,看見自己的名字,讀到自己的文章,雀躍萬分。有學生跟我說,他曾在公開考試中文科取得不及格的成績,已對中文寫作失去了信心,沒想到多年後的今天,自己的文章竟然出版了,真是極大鼓舞!有現為中學通識科教師的校友,讀到自己所寫的序言,莫不歎謂此書會否是他空前絕後之創舉?還有學生在社交網頁宣傳自己出版成果,落力搬書的身影,難道這不就是實踐通識教育理想的絕佳嘗試嗎?
■理大香港專上學院講師 黃慧怡
網址:www.hkcc-polyu.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