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有很多個同義名稱,例如「通俗文化」、「大眾文化」和「次文化」。這些不同的叫法往往反映出使用名稱者對「流行文化」的態度與立場。就如用「通俗文化」的人,似乎是想營造雅俗對立,把文化分為高雅與低俗兩種,如此一來,流行文化就成為了低等的文化,順理成章被人唾棄與輕視。有時候叫法不同,不只是立場不同,還因為概念稍異,例如「次文化」的外延與流行文化的外延就不完全相同,只是許多人認為人類的文化行為與活動,有主要與次要的分別,又習慣把流行文化視作非主要,故稱「次文化」。這是傳統的觀念,無論是你或我,都可能對「流行文化」曾經有過這麼一個想法,認為它難登大雅之堂。
法派重傳統 文化分高低
基於以上部分偏見,傳統上許多對文化的研究均不承認「流行文化」的地位,又或視之為洪水猛獸,大力批判。當中,又以「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的推手阿當諾與霍克海默提出的「文化工業」為核心理論。文化工業的重點在於「複製」與「分銷」,為了達到商業目的,大量複製文化藝術商品。不但暢銷小說的情節推進模式可以複製、賣座電影的橋段與主題可以複製,連「人」也可以成為商品:天王天后、青春偶像,只要受歡迎均可「複製」(找相同類型的人)。在法蘭克福學派眼中,保存在知識分子手中的高尚文化,才值得重視。
伯派倡普及 論述要多元
不過,正如英國著名的文化研究學者、「伯明翰學派」(The Birmingham School)的代表人物威廉士提出的「文化本是平常事」,文化研究的對象不應再局限於某一個領域,應普及至對不同社會群眾有不同意義的文化現象。貝多芬的音樂、莎士比亞的戲劇、梵高的名畫、魯迅的小說固然值得重視,而雷頌德的時代曲、TVB的電視劇、尾田榮一郎的漫畫,以及郭敬明的小說亦不應被遺忘。文化研究,從來不是單一事物,應「多元論述」。
專題研習賽 擴學生視野
本院去年新開流行文化與媒體研究高級文憑課程,從某個意義來說,正是繼承「文化本是平常事」的理念。高級文憑,作為從中學過渡至大學,又或是從學校過渡至社會的橋樑,我們希望能夠為社會培育出對文化以至流行文化研究與發展持更開放與廣闊視野的人才。我們更期望將Culture is Ordinary的理念帶到中學,因而舉辦了流行文化專題研究比賽。參賽對象是全港中學高中生,提交的報告雖然不多,但大部分屬堅實之作。其中,協和書院的同學獲得冠軍,題目是《從香港補習社宣傳材料看中學生的關注與需求》。第二名與第三名同屬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參賽隊伍,題目分別是《后冠、權杖、披肩─香港小姐四十載》與《從護膚品廣告的發展看流行文化的變遷》。3組同學無論在主題設計、資料搜集、統計與分析,以及文獻引用上都花了很多時間,下了很大苦工,報告品質非常高。
其實,所有參賽同學在中學繁重課業的壓力底下,能夠堅持不懈完成不少於5,000字的報告已非常難得。報告中間或有一些小瑕疵或缺點,只要假以時日,同學經驗多了,自然能彌補不足。這些同學對「文化本是平常事」理念的看重與投入,才是值得讓人感動的地方,而我更期待第二屆的「流行文化專題研究比賽」能吸引更多成長中的年輕人注意,從而懂得以更積極、正面、客觀的方法來探索發生在身邊的文化人和文化事。 ■邱健恩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語文及翻譯學部高級導師
逢周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