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表面風光的大教授,背後有段「恐怖」的經歷。 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雙棲教授」陳平原曾對台灣大學的學生說,文革時他無法升學,下鄉當農民,沒有時間好好讀書,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尤其是外語,他說:「我是進了大學,才從ABCD開始學起。所以,我的外語永遠學不好。」耶魯大學的孫康宜教授說:「你就不用學了,別學了!」
這話可解讀為:你於今已名滿天下,學術成就有目共睹,何必再費功夫去學?何必遺憾?
孫康宜教授何許人也?美籍華裔漢學家也,專攻古典文學,主要領域在六朝詩歌、唐宋詞學、晚期遺民文學。王德威說:「在英美學界論治學之嚴謹、任事之認真。孫教授是公認的模範。」孫康宜英文頂呱呱,與生活環境有關,正如陳平原英語之「彆扭」,亦與環境有關。語言之得,皆涉個人「造化」,陳平原實不應「掛懷」。
近日讀孫康宜的《走出白色恐怖(增訂版)》(北京:三聯書店,二○一二年四月),掩卷之餘,感慨萬千。
王德威在序言說:「孫教授丰姿優雅、誠懇謙和,永遠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但有誰知道背後的孫康宜,在童年和少年時代所受的災難,比之陳平原文革時所受的苦楚,同樣不分上下。
何謂「白色恐怖」?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撤退台灣,大舉肅清異己,並頒佈戒嚴令,實施「懲治叛亂條例」、「肅清匪諜條例」,島上一片風聲鶴唳。孫康宜一九四四年出生於北京,兩歲時與家人遷移台灣,一九五○年父親孫裕光被保密局逮捕,判刑十年;事緣孫康宜那滿懷左翼思想的大舅陳本江,遁入台灣北部山區的鹿窟,組織武裝根據地,牽連到親家孫裕光被捕判刑。對孫家而言,自是冤枉。孫康宜母親帶著她和兩位年少的弟弟,此後過著寄人籬下、顛沛流離時的悲慘生活。
在第十章裡,孫康宜說:「半個多世紀以前,我曾經是台灣「省籍矛盾」的受害者,當時我一直活在語言的夾縫中。在那個年代裡,語言變成了族群的政治的表現方式,而我那不尋常的背景(父親是外省人,母親是台灣人)又更加把我推向了兩難的語言困境。」她出生北京,北京話是她的第一母語。六歲時父親被捕,一家人逃到高雄縣的林園鄉下,學的是台語;上小學二年級時,學校強制推行國語,她學了滿腔的台灣腔國語。台語是第二母語,台灣腔國語是第三母語。
但在台灣推行「標準國語」的政策下,孫康宜的語言備受外人疑惑或輕視,她得了「失語症」,「我發現自己在逃避母語,而遠離母語的方法之一就是日夜啃讀英文,上中學時,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英語課上」,上大學,專攻英國文學,赴笈美國,英語便成了第四母語。有此環境,才造就了她的英文造詣。易地而處,陳平原的英語一定也了不得!
《走出白色恐怖》是一部家族史,也是台灣萬千家庭的一個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