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遵守時間,是文明人的基本素養。 網上圖片
陳曉鳳
從小感覺到生命的虛無與飄泊,就對時間特別敏感,刻意珍惜著從身邊流逝的每分每秒。
時間是生命的構成方式,成為默記於心的箴言。這團蛋白質由走出混沌到歸於塵土,不過是宇宙中的短短一瞬;簡直來不及感受,剎那間就煙消雲散了。16歲時感嘆人生如夢青春易老,真的老了之後卻覺得還沒來得及品嚐生活。
雖然當代「樂活族」大力宏揚慢生活,然而花兩個小時煮一碗麵的情趣,我還是無福消受。專注在一碗湯麵裡,就是加上去地裡拔蔥、割菜的工夫,又能容納多少生之樂呢?我從來認為,可愛的閒在,是忙碌之後的放鬆。生命之河需要湍急的浪花,也需要寧靜的港灣。
早年間,曾見一熟人用一個多小時尋找一隻丟失的手套,我說:你這麼浪費時間太可惜,他答:我的時間一錢不值!此話令我無比震驚。當時我就想,棄時間如敗履者,能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生命還不得如落花流水一般,懵懵懂懂就流向了終點?沒有旖旎輕盈的波瀾,也沒有點點晶瑩的閃光。幾十年後兒時朋友再見面,過早而來的蒼蒼白髮,言之無味的瑣碎談吐,平庸無聊的精神,大概都是半生無所用心的結果。時光雕刻了人,刻刀握在自己的手中。
對自己的時間再怠慢,也不算什麼大缺點,頂多就是向世界索取點兒,而對待他人時間的態度,卻是道德的標尺。不在乎他人時間的人,品質就有了問題。魯迅早就說過:浪費他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早年一家人為老人過生日,某親戚遲遲不到,生讓全家在飯店等了兩個多小時。其中有個馬上要中考的孩子,急得在飯桌上打開作業邊做邊等。遲到者姍姍而來後,卻只是淡淡說了聲「我公司有事兒」,連一句「對不起」都沒有。從此,我就把此人列入私人「無信者黑名單」。以後若是必須與之打交道時,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成心遲到個把小時再說。而與有信之人的約會,我向來都是提前到達,絕不讓人家等我。
遵守時間,是文明人的基本素養。觀察一下,交際圈中那些永遠以翩翩遲來顯示「身份」的,多是偏執的自戀狂。他或者她,總是在宴席剛剛開始之時才輕盈地飄來,賺得大家一齊起身歡迎:總是在火車快要開的時刻,才在人們焦急的目光中出現,以示見過大世面的「淡定」。我覺得,以為自己時間最值錢的人,絕不值得與之深交。在時間長河中觀那些不守時者,多半是空有雄心大志,忙碌半生卻極難做成什麼事業,就是敗在了做人上。
一個人利用時間的方式,有時決定著命運。下鄉時在日記本扉頁上寫著萊蒙托夫的一句詩:急於生活也忙於感受。可惜兵團生活鐵板一塊,如同茫茫白雪下沉默的大地,所有的感受都凍僵了。每天能撈到零碎時間讀幾頁書,就像是抓住幾根拯救生命的稻草。閃亮的晨曦與溫柔的霞光之下,都有人成功撈取碎銀子一般的時間。這樣的人後來多少都有了些出息。而「綁架」於群體之中、滿足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知青,多數早早就被時代淘汰了。
世界上總是不乏善於「偷時間」者。當年在車間當工人,看到不安於當一輩子卓別林的年輕人,會把車刀磨出精確的角度以及光亮順暢的刀槽,這樣的刀具車活兒能捲出淡藍色的低溫鐵屑,刀具結實耐使,就是調快走刀量也能在保證中線質量前提下比別人提前一小時完成定額。利用那省下的時間去複習功課,年輕人考上大學後便遠走高飛了。而那些「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則在企業合資後就被下崗內退了,他們無力反抗命運。
千方百計「撈時間」,有時就是爭奪生存的機會。有位初中沒畢業的小保姆,決心利用僱主的藏書豐富自己,為了多一些學習時間,她就悄悄省略每天帶老人下樓走路的活兒。結果老人因成天久坐漸漸衰弱,繼而過早生病去世;那位「積極進取」的小保姆,卻因文化水平快速提升找了份秘書的活兒,短短幾個年頭就由小保姆變身小白領。在此場「時間爭奪戰」中,小保姆成為勝利者。
一個民族運用時間的方式,也決定著民族的命運。亞洲四小龍崛起的時候,中國正在文革中自相殘殺,精英不是忍辱偷生就是自我了斷。重溫老舍的小說,不由想起這位文學偉人跳進湖水尋找歸宿的悲壯結局。一個個文化人的悲慘命運,才造成中國文化的衰落。文革時初中沒念完就回了家。在家中自修中學數學時,看到樓下大街上一隊隊高喊口號的遊行隊伍洶湧而過。我尋思,這麼多人成年累月的瞎逛蕩之後,等待社會的將是什麼呢?十年後下鄉回城就看到了百廢待興的局面,到處都是荒廢主業的惡果。文化競爭力,絕非喊口號搞運動就能上去的事兒,需要個體的自由與尊嚴。時間的競爭,是人類最殘酷的戰爭。中國早早有了四大發明,可惜拖延了實用技術的發展,結果變成落後挨打的局面。二戰時美國與德國研製原子彈的時間競爭,最終改寫了人類歷史。
並非只要付出就有回報。文革時夜以繼日鬧革命,結果自我毀滅得更快。兵團時代的「集體效率」也頗為可笑。夏天清晨兩點集合去鋤草,冬天夜裡場院忙,可惜戰天鬥地甚至犧牲生命之後,農場卻是年年賠錢。直到知青大返城之後,兵團改為農場才開始扭虧為盈。民族文化的劣根性不變,時間就難化腐朽為神奇。「用10%的精力做事,90%的精力搞人際關係」,是一些當代「華威先生」的金科玉律。曾在一單位朝九晚五坐班,見有人成年累月全副精力經營人際關係,十幾年後,這樣的「公關先生」早被擠出主流社會。
善於整合時間者,能在有限時間中享受更多人生。一合唱團指揮說,某天她乘公交堵在路上,無意間眼光落在窗外一輛等紅燈的出租車上,只見司機正埋頭背一歌篇呢!指揮感嘆說,愛歌的人多有福,紅燈都不急!這位指揮自己無論在銀行、超市、車站之類需要等待的時間,全都在背歌詞兒,就是在廚房做飯,牆上也貼著歌詞。把一生用於等待的時間收集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可惜看到等待中的人們,多數目光茫然而空洞,任憑時光無情流逝。偶見一位公交車上的閱讀者,就會肅然起敬。
如何精細地利用時間,是一門兒小小的學問。我以為最好清晨就起身,邊欣賞音樂邊迅速梳洗隨後鍛煉。上午做最重要的事兒,輕易不與人分享。下午四點之後,再做輕鬆愉快的活兒。馬克思早就說過,腦體結合的生活才最和諧。不過,電視與電腦幫你消磨時間,卻也是束縛人的枷鎖。「我的時間我做主」不那麼容易。 時間往往被手機、電腦、微博等切割得七零八碎,想斷電一天歇歇,結果打開郵箱手機後,正好就不知耽誤了什麼事兒。
自然,每人都有自己花費生命的方式。有時行走在昆明湖邊,見一個個垂釣之人靜靜面對浩淼的湖面,專注於小小的魚,大塊時間就在等待中流逝而去。學會靜靜地等待,也是一種效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