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協青社在二零零四年成立的街舞學校(School of Hip Hop),為許多香港迷失的青年尋回自信,帶領他們走向正軌。
不知出自誰的手筆,把Hip Hop翻譯為「嘻哈」,實在傳神,也配合年輕人追求的人生態度。 Hip Hop文化發源自紐約貧窮的非洲及拉丁裔街頭青年,他們未能融入主流社會的價值規則及文化,甚至被排斥,在流連街頭無所事事時創出的玩意。 Hip Hop舞的好處是個人可以盡情發揮,與音樂結合下無規範地自由表達肢體,充滿動感,毋須任何學識與語言表達,可集體享受,能發洩年輕人的無窮精力。因而成了屬於這類新一代的文化,更傳遍全球。
在歐美大城市,街上就經常看到大群年輕人在強勁音樂的配襯下集體跳舞,步伐整齊,見他們玩得高興,旁人都忍不住加入他們的行列。加入的成年人應可感受到這些年輕人為何愛留在街頭。有些個別練出成就的,會作個人表演,倒頭翻滾,頭轉風車單手撐,做出許多高難度的動作,渾身是勁,節奏感強、速度快,以贏得掌聲及羨慕眼光為樂。
協青社就看準嘻哈文化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專門向待學待業或對舞蹈有興趣的青年招手,專人教授Hip Hop、地板舞、爵士舞等,還為他們尋得表演賺錢的機會,成功帶領了一班失去方向的人重拾自信。
在香港,街頭徘徊的青少年,他們除渴望友儕的接納外,往往也都感到能力不及別人,不能適應教育的模式,感到不被諒解,於是終日留在街頭作為逃避,內心是無助及失落的。一位有讀寫障礙的少年學了Hip Hop舞後,竟在書本以外找到自己的能力,從此認同自己的價值,不再自卑。讓我們也一同在街頭嘻哈跳舞吧,社會會更有衝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