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朋友看了電視財經節目,說訪問了中產媽媽和草根媽媽。中產媽媽一如所料,用盡方法培養獨生孩子,但叫朋友嘖嘖稱奇的,卻是那位草根媽媽,生了超過半打孩子。她家住公屋,沒工作,只靠丈夫一份收入,但鏡頭所見,生活得也很開心。朋友不明白,為甚麼在今天,養個小孩要四百萬,還會有人夠膽生八九個孩子。
據朋友描述,記者問草根媽媽的孩子,人家的小孩可以去學琴學畫,去外國遊學,你們卻只可以去公園玩,覺得怎樣?草根孩子說,不要緊,他們去外國,我卻認得怕羞草和公園的植物,也很開心。
其實朋友太大驚小怪了。我跟她分析,這位草根媽媽為甚麼可以大安旨意,生一堆孩子,除了她說是因為喜歡小朋友之外,我相信更重要的是她對未來生活的盤算。那種盤算,其實就是我們父母五六十年代那一套,就是養兒防老,人多好做作。朋友問是甚麼意思,我說很簡單,有數得計:即使生八九個孩子也不要緊,反正慳慳地過活,有家公屋,醫療又免費,時不時政府又派錢或弄些津貼,香港總餓不死人。孩子讀書不用錢;玩的,全是不花錢的節目,像上公園,逛商場,去政府部門的嘉年華,玩遊戲贏些文具,還可以學到有用知識!
還有,到孩子中學畢業,考上大學固然好,要不然,香港服務業發達,只要肯做,幾千元的工一定找得到。到時五六個子女齊齊「出身」,每人每月只要上繳一千元當家用,爸媽的生活就會明顯改善起來,步入收成期。朋友問,現在的孩子還會給家用?我說為甚麼不會?只要繼續住家裡,一千幾百總拿得出來,問題是有沒有心。中產家庭的父母,整天給兒女灌輸以後不用給家用的思想,兒女大了,會給才奇呢。窮人的孩子,為父母改善生活是天經地義的事,養兒防老也沒有甚麼值得羞恥。朋友說我在揶揄草根,我說沒有,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這就是香港的民間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