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蘇文駿在外公包玉剛的照片前留影。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所謂富不過三代,豪門世家的公子哥兒往往給人留下驕奢的印象。但在蘇文駿身上卻一點都看不出通常的富家子形象,他謙遜有禮,笑臉迎人,對待提問又很嚴肅認真。長期在外求學的日子裡,蘇文駿和母親每周都要互通一封手寫的家信。雖然不能總在母親身邊,但母親的教誨和關懷一直陪伴著他,一家人始終保持著親密的關係。
包玉剛座右銘全家秉承
包玉剛一生勤儉,他的座右銘「持恆健身、勤儉建業」也一直被家人秉承著。「我現在還記得,10歲時去買衣服,因為我長得很快,媽媽就說買一條大一點的褲子。後來,這條褲子我穿了3年都覺得大。」蘇文駿回憶說,小時候他手上總是只有一套玩具:「母親每次在給我一套新玩具的同時,就會將我手上的舊玩具收起來。她說手中永遠只有一套玩具,孩子才會對玩具有新鮮感,也才會懂得珍惜。我覺得節儉是真正的財富,一旦養成習慣,會永遠植根在孩子身上,外來的天災、人禍都不能夠拿得去,是真正完全屬於他的東西。」
「小而精」辦學闖教學新路
談到學校未來的發展,蘇文駿表示:「包玉剛實驗學校將始終堅持辦學之初『小而精』辦學模式,絕不會成為身軀龐大的航空母艦,更不會把學校當作產業進行批量生產。未來我們不會走國際學校的路,也不會走傳統中國學校的路,我們會走出一條新路。」
包玉剛實驗學校是非盈利機構,全部運營全靠一個叫理事會的組織來協調。對於這種模式,蘇文駿解釋道:「這種非盈利辦學模式,在海外包括香港都有多年的發展歷史。非盈利性和盈利性的區別在於,盈利性的出發點是先經濟後教育,非盈利性的出發點是先教育後經濟—先辦好教育,同時創造一個經濟的平台。」
非盈利辦學作社會團體
作為理事會的負責人,蘇文駿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籌資,讓熱愛教育的有志之士一起共同參與。蘇文駿謙虛地說:「我只是創辦人之一,我們搭了一個平台,讓學生家長、老師、朋友、社會各界出資出力,共同來經營。不能光靠我們一個家族。香港很多私立學校也並不屬於個人或公司,而是屬於一個社會團體,由幾個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一個基金會,然後通過社會力量來融資。只有資金來源多元化,學校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菁 上海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