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國教指引 提「民主」多「愛國」3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不少學界人士及家長都希望有關國教科的討論回歸事實及文本,亦呼籲大家相信並尊重教師的專業判斷。圖為某中學上課情況。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歐陽文倩)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聲持續,部分反對人士無視該科課程文件內容如何重視思考、分析、多元等理念,堅持以「洗腦」誣陷該科,令人匪夷所思。本報深入研究《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發現181頁文件中便出現了117次「思考」,分析、多元、反思等也有50次至60次。該科課程雖然希望學生建立愛國情懷,但「愛國」字眼只曾出現7次,而人權、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則各有逾30次,頻次高出逾3倍,更完全沒有提到任何「政黨」或「政權」等概念,卻被渲染成盲目愛國的「洗腦科」。教育界人士及家長都呼籲,反對者應將討論回歸事實及課程文本,亦希望大家相信尊重教師的專業判斷。

 香港文匯報深入分析《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發現貫穿全文最為強調「思考」,而「分析」、「多元」、「反思」等理念亦是課程重點;而即使與強調多元思考的新高中通識科課程文件比較,上述各關鍵詞的出現頻次都更要高。

 人權、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都是重要的普世價值,在《指引》中也置於極重要位置,有關概念各出現26次至32次。反對者誣陷該科「洗腦」,彷彿課程都在鼓足盲目愛國,但其實完全背離事實,《指引》不單重視思考、分析、多元、反思,「愛國」字眼也只曾出現7次,各項普世價值理念的頻次,都高出其3倍至3倍半;也明顯少於其他開放性的學習字眼如「獨立」(28次)及「批判」(15次)。另《指引》以教育入手,沒有任何政治化論述,「政黨」及「政權」等字眼都未有出現。

列明培養理性批判性思考

 《指引》的「國家範疇」也列明,宗旨是希望培養學生「以理性及批判性思考能力,分析國家當代發展的挑戰和改善方向」,雖然這些都是「白紙黑字」的事實,部分反對者也宣稱曾詳讀《指引》,但卻似對此視而不見,有理無理依然說該科「洗腦」。

 身為「德育及國民教育專責委員會」委員的小學校長張勇邦表示,該科由《諮詢稿》到最終訂下《指引》,委員會成員都給予很多意見,事實上《指引》已作出很大幅度的修改,認為該科是「絕對鼓勵學生思考的科目」。

通識教育會會長:文件開放有彈性

 香港通識教育會會長許振隆則表示,會產生這樣的爭議,「關鍵在於大家到底有沒有看《指引》」。他認為,國教科課程文件確實是開放且有彈性,反對者有「洗腦」一說,或是因為其討論沒有建基於文本之上。

 教評會主席鄒秉恩則指,雖然部分學界人士不認同獨立成科的做法,但大家都不反對國民教育,而「《課程指引》著重思考及分析,問題不大」。他又表示,由於《指引》已說明教材由教師自選,假如依然堅稱該科洗腦,「是不尊重教師專業」。他呼籲社會人士應將對國教科的討論焦點集中於事實上,而非盲目表示要撤回科目,「過往教育中不教學生對國家的認同,但現在香港已回歸了15年,再不教導學生、令學生對國家沒有認識,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除教育界之外,家長亦是同樣看法。觀塘區家教聯會主席奚炳松說︰「《指引》已說明教材是校本決定的,大家的質疑是對學校、教師的不信任。」他又批評教協作為教師團體的代表,在教師自決的情況下依然覺得「洗腦」,是故意挑起事情的矛盾。

相關新聞
凍價12載 信報搶閘加至8元 (圖)
免費報增競爭 今年曾倡加1蚊
市民寧上網 報販讚抵買 (圖)
謝偉俊鬧爆梁家傑:禍港敢做唔敢認 (圖)
莫乃光稱「因事」缺席論壇 (圖)
黃洋達轟胡志偉參選為「搵工」 (圖)
陳鑑林籲理性務實做事 (圖)
葉偉明真危急棠哥撐拚到底 (圖)
梁美芬靜坐 爭電梯重開 (圖)
澄清義工未提「教會支持」
葛珮帆新短片:為香港用心拚搏 (圖)
龐愛蘭「愛心片」尖旺上畫 (圖)
國教指引 提「民主」多「愛國」3倍 (圖)
國民教育課程關鍵詞出現次數 (圖)
「學民」玩「佔領政總」 謀鋪路搞罷課 (圖)
財爺晤俄金管高層 推港離岸人幣業務
巡視屯門 (圖)
三大官司禍港公民黨欠港人一個交代 (圖)
雙非始作俑者 社福醫療受壓 (圖)
呃朱婆婆覆核 阻建大橋88億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