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半夜醒來看新聞,又上網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的文章,愈看愈難過,正頭昏腦脹,突然在電視看見芳艷芬的喜劇《馬票女郎》,一看就捨不得睡。這電影以前也看過,今次卻看出點新意思。
馬票是我們童年的東西,馬會發行,兩元一張,頭獎可以有百多萬,「中馬票」就是發達的意思。士多辦館報攤,用晾衣夾夾住十多廿張,迎風飄揚,途人可以挑號碼買,商販也可賺點微利。戲裡芳艷芬是個開心窮家女,由賣馬票變為中馬票,媽媽陶三姑本來打住家工,爸爸鄧寄塵在山貨舖做伙計,女兒發了達,兩老立即辭工不幹。陶三姑的東家林坤山是個建築發展商,見她女兒中了馬票,便請她們全家來共住,想游說芳買自己發展的房子,還想撮合芳和兒子金雷。另一邊廂,胡楓本是林家司機,也是芳艷芬木屋區的好朋友,故事就這樣發展開去。
今次重看,「吃驚」地發現戲裡有大量行業已不復存在,比如賣馬票的早已絕跡,街上拎個四方箱的擦鞋童、二房東包租公、長住東家的「媽姐」女傭、在馬路上賣號外和派報的街童,還有那些上門「到會」的包辦筵席公司,也淘汰很久了。我沒有看完電影就捱不住睡著,不知後來有沒出現其他的「已故」行業,像在天星碼頭的士站搶著為乘客開車門拿小費的、鏟刀磨較剪的、唱龍舟的、賣衣裳竹的。
片裡最「先進」的角色,必是林坤山這建築發展商無疑。他蓋房子賣,又西化,家裡吃飯用公筷,講衛生。戲裡金雷的女友鳳凰女,有次抱怨金雷硬是要待他老爸的多層房子全賣了,才結婚,這就露了玄機。電影是一九五八年作品,那是還未有「賣樓花」這偉大發明的時代,即使貴為發展商,也只能一件一件地賣貨,望天打卦而已,哪有像現在把顧客玩弄於股掌上,一千幾百單位通宵沽清的。
不過最大的驚奇,是發現當年廿六歲、年輕瘦削尖臉的胡楓,竟很像奧巴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