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彭博社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歐美日央行均於本月推出了買債計劃,為原本金融體系進一步注入流動性,然而,考慮到三間央行推出措施的時序,似乎是各國央行互動之結果,而非單純為了刺激經濟。
歐央行於9月初率先宣布推出無上限的買債計劃,然而,計劃只會在有成員國正式申請援助後才會啟動,因此,歐央行至今仍未有採取行動,而歐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亦未見增加,仍然維持在約3萬億歐元的水平。
不過,由於西班牙及意大利求援仍屬大概率的事情,歐央行一旦啟動買債計劃,雖然歐央行表明會為此作出沖銷,但要完全做到不增加貨幣供應實際上並不可能,而這將會壓低歐元匯價。
歐美日連番行動刺激經濟
眼見歐央行的行動如箭在弦上,為避免美元升值打擊美國製造業出口,聯儲局在當地經濟對經濟刺激措施未有太大需要的情況下,在歐央行推出措施的一周後,亦宣布推出無限期量寬措施,並即時開始啟動計劃,購買資產。
事實上,即使聯儲局未推出量寬,美國就業情況仍在持續跡象,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處於4年多低位徘徊,房地產市場更有復甦跡象,8月份的房屋銷售量更達至兩年多高位,因此,聯儲局推出量寬措施,首要目的應是希望壓低美元匯價,而非增加資金供應,直接刺激經濟。
再過一周,日本央行又以刺激經濟為名,亦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10萬億日圓,至80萬億日圓,並延長計劃期限6個月至2013年年底,以對抗通縮、刺激消費,以推動經濟成長。
當然,日本央行這次行動的動機,明顯地與聯儲局的動機相似,希望對沖外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對本國貨幣之影響,壓低日圓匯價,從而保住日本製造業出口。
不過,觀乎日央行的往績,其單獨干預匯市的效果一向不大,在過去,日本央行持續推行量化寬鬆,然而,日圓匯價卻持續走強。更甚者是,由於歐美均放寬貨幣政策,壓低利率,減低機構借入日圓後在其他國家進行投資的誘因,日圓被沽出作為利差交易的吸引力亦會減弱,這將使日圓推出量寬卻收不到預期效果,因此,雖然日圓升值打擊當地經濟,但在歐美量寬的情況下,日圓難以抑止升勢,這次成為貨幣戰爭的輸家。
央行互動 避免本土經濟受損
從歐央行、聯儲局到日本央行,可以看出各國央行之間的互動,一國央行的行動,將會逼使其他國家央行作出反應,避免對本土經濟構成損害,而仍以製造業及出口為經濟主力之一的中國,在環球央行貨幣寬鬆的情況下,人民幣匯價將會被迫升值,從而打擊中國經濟,事實上,自9月初人民幣兌美元已升值了逾0.7%,因此,為避免中國經濟受損,人行將無可避免地,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