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
面對海難,李嘉誠展示人性光輝和社會責任,不但令員工心裡受落,市民亦讚賞。一向對大財團不客氣的傳媒,不僅不忍訶責,而且交相讚譽。李嘉誠善待員工,擴而大之,就是善待社會、回饋社會、關愛社會。考察中外成功的企業家,那些飲譽遐邇的商界巨擘,無一不是富有人格魅力、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李嘉誠在生意場上馳騁了半個多世紀,其高尚人格對社會的啟示和補益,也許不下於他在創造財富方面對社會的貢獻。
香港1日晚間發生嚴重海難,李嘉誠旗下的香港電燈一艘載有員工及家屬觀賞國慶煙火的船隻,在南ㄚ島海面遭另艘船攔腰撞擊,導致沉船,造成38人死亡。海難發生後,李嘉誠甚麼都放下,立刻趕返香港,隨即與長和系副主席李澤鉅前往瑪麗醫院三間病房,探望受傷員工,走出病房時,李嘉誠雙眼通紅,回答記者問題時,聲音沙啞,哀傷拭淚,重複稱會盡全力幫助死傷者家屬。其憐憫出自內心,令人動容。李嘉誠並即時宣佈向每名罹難者家屬派發20萬元以助應急,李嘉誠基金撥出3,000萬元協助家屬。面對災難,關懷和照顧痛失親人的生者,比任何事情更迫切,李嘉誠及時給這些遽遭橫禍的公司員工和家屬送上的不僅是應急錢,更是關懷和支持。
善待員工是李嘉誠一以貫之的本色
善待員工,是李嘉誠一以貫之的本色。李嘉誠早年經營塑膠花事業時,因為經濟大環境的關係公司產品滯銷,公司的財務狀況變得十分糟糕。此時唯一的辦法就是資遣員工,以降低公司的成本。對李嘉誠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決定,無異於砍掉自己的手足。但如果不裁減員工,公司就難以維持,隨時有倒閉的危險。李嘉誠忍著心中的劇痛告訴員工:「只要公司情況好轉一點,就希望大家回來工作,仍然可以給每個人找到合適的工作。」危機情況後來過去,李嘉誠重新找回被資遣的員工,恢復他們的工作。員工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時以為那只是李嘉誠安慰大家的一句話,根本沒有放在心中,想不到李嘉誠說到做到,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20世紀70年代後期,香江才女林燕妮為她的廣告公司租場地,跑到長江大廈看樓,發現李嘉誠仍在生產塑膠花。此時塑膠花早過了黃金時代,根本無錢可賺。長江地產業當時的盈利已十分可觀,就算塑膠花有微薄小利,對長江實業來說,增之不多,減之不少。見到這裡仍在維持小額的塑膠花生產,林燕妮甚感驚奇,說李嘉誠「不外是顧念著老員工,給他們一條生計。對老員工,他是很念舊的」。李嘉誠則說:「一間企業就像一個家庭,他們是企業的功臣,理應得到這樣的待遇。現在他們老了,作為晚一輩,就該負起照顧他們的義務。」
李嘉誠善待社會、回饋社會、關愛社會
李嘉誠告誡集團管理層:作為一個領導者,應該有博大的胸懷,經常關心和問候部下,體諒他們的難處,為他們分擔憂愁。面對海難,李嘉誠展示人性光輝和社會責任,是他一貫善待員工的體現。李嘉誠善待員工,擴而大之,就是善待社會、回饋社會、關愛社會。李嘉誠有兩大事業:一是成功建立一個業務多元化及遍佈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龐大商業王國;二是以「李嘉誠基金會」為旗艦的慈善公益事業。李嘉誠1980年設立慈善基金以來,共捐出100多億元,其中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捐款投在祖國內地和香港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益事業方面。未來十年,基金會捐出的款項,會多於過去30年的總和。基金目前的規模差不多等於李嘉誠三分之一財產。李嘉誠對「基金會」傾注感情,不斷投入,視其為「第三個兒子」。他曾說﹕「我就算留給兩個兒子,他們也只是多了一點﹔我著力培育『第三個兒子』,是想讓更多的人得到多一點。」這充分折射出李嘉誠的人性光輝和社會責任。
李嘉誠對香港社會與華人商業文明的意義
關於「企業的社會責任」的觀點,可以追溯到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他認為,「理性經濟人」,應具有「充分的慎重」、「嚴格的正義」、「適度的仁愛」三種品德。這裡的「理性經濟人」,可以看作是具有「理性行為的企業家」,這樣的企業家胸懷開闊,高瞻遠矚,他在追求企業利潤的同時,把「正義」和「仁愛」貫穿於經濟活動中,從而對員工和社會擔負起責任。在《道德情操論》一書中,斯密指出:「社會的財富如果不被全社會所共用,那麼這個社會就不穩定。」斯密提出的財富應讓全社會共用的主張,是對企業回報社會的最早、也是最卓越的認識,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淵源。
當今時代,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世界性趨勢。美國《財富》雜誌公佈的「企業社會責任評估」排名,是對世界級的財富領先企業在管理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表現的綜合考量。2007年11月27日,《財富》雜誌評選出全球25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其中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排名第12,為榜上唯一華人。只有人格高尚、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能在風起雲湧的商海長盛不衰,屹立不倒。
居里夫人與李嘉誠,作為兩個不同時代和不同身份的人,一個是全人類敬仰的科學家,一個是全球公認的華商領袖和慈善楷模,他們同樣在各自的領域做出卓越成就,也同樣在道德方面樹立了崇高風範。愛因斯坦評價居里夫人時說:「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福布斯雜誌總編輯史提夫.福布斯(Steve Forbes)評價李嘉誠時說:「我祖父以前常常說,做生意的目的,是製造快樂,而不是累積金錢。沒有任何人比李嘉誠更符合我祖父及父親的理念。他是一個生意人,也是一個慈善主義者,是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人的好榜樣。」在當代,李嘉誠對於香港社會與華人商業文明的意義,在其道德方面也許比他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