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當代藝術的人文情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08]     我要評論

——做裸體俯臥撐的行為藝術家區志航

 區志航是著名的行為藝術家,以在各個公眾新聞事件發生地做裸體俯臥撐聞名。他做過的裸體俯臥撐無數,在央視大樓前、在佛山「小悅悅」事件發生地、在廣州城中村拆遷現場……他在「ThinkPlus2012」現場播放了記錄自己多年來在各個新聞事發地的視頻。現場不時爆發出驚訝聲。

 區志航說,作為一個行為藝術家,最好是用自己的行為和作品說話,「當代藝術非常積極,有意義和有力量。但是當代藝術的觀念性及表達方式的顛覆性讓我們習慣傳統思維、習慣了傳統審美和傳統觀念的人往往讀不懂,接下來會慢慢覺得當代藝術的那幫人是一幫瘋子,覺得是一幫神經病。於是乎很多普羅大眾就應該讀不懂,不理解,所以使當代藝術在公眾的傳播是缺乏口碑。」

 他說很多當代藝術其實非常有人文關懷,當代藝術的關注、思考、反思和可能性是傳統藝術所不具備的。「能夠引發思考的作品一定比只是吸引眼球的東西高級,為甚麼當代藝術那麼重要,我甚至認為當代藝術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到底是否有前瞻性的標杆意義的象徵。所以我們會注意到倫敦、紐約、柏林、東京。」區志航本身並不是科班學習藝術出身,也從來沒有上過攝影課,而他這麼做,與我國標誌性的歷史建築、重大事件的發生地進行對接,是考慮到最近這幾十年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所引發的對現在的生活、對現在很多現象的無法辨認。在這個快速發展過程中會有很多矛盾,很多可能性,但這些「快」讓我們來不及消化,來不及理解。

 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和傳統觀念,使很多歷史事件沒有辦法完整、真實、客觀地記錄、呈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比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公共事件,你記得去年有多少大的公共事件嗎?前年有多少?再往前一點會發現有一點印象但是已經不清晰了。媒體不斷追求最新的東西,沒有責任去梳理這些,在這個時候誰去進行梳理?學者有沒有進行梳理?媒體、藝術家、研究機構、政黨有沒有專門從這樣一個脈絡對以前的事進行梳理?好像沒有。從我的角度,我認為非常有必要把這些公共事件一個一個的進行梳理。」

 正因為這樣一個一個的事件可以研發和延長大家對公共事件的關注和反思,如果沒有關注就不可能吸取教訓,如果沒有反思就無法警惕悲劇的重演,這是區氏做這個作品的初衷。他之所以選擇這種當代藝術的方式,是因為他自己與生俱來的藝術情結和受家庭的影響。區志航說:「從小我就對攝影非常迷戀,我從1988年開始做大眾傳媒,在這個過程中接觸了中國社會的這種現狀,之前我也當過知青,上山下鄉經歷過改革開放,也經歷過文革,會比現在的年輕人對這個社會有更多的認知和解讀,同時比我的同齡人更敢於顛覆,我想這個作品可能只有區志航是可以做的。」 ■文:顧一丹

相關新聞
「ThinkPlus2012」精英匯聚 思想者的反思與實踐 (2012-10-08) (圖)
當代藝術的人文情懷 (2012-10-08)
敦化刀畫素描 巧奪天工 造化萬千 (2012-10-01) (圖)
顧毓琇百餘件文物 捐贈中國現代文學館 (2012-10-01) (圖)
「姜太公」首獲考古證明 高青陳莊城當為齊國初都 (2012-09-24) (圖)
七十餘字銘文揭千古謎案 (2012-09-24) (圖)
山東高青陳莊西周城址發現始末 (2012-09-24) (圖)
小貼士 (2012-09-24) (圖)
夯土祭壇 (2012-09-24) (圖)
殉馬坑 (2012-09-24) (圖)
考古發掘現場 (2012-09-24) (圖)
甲字形貴族大墓 (2012-09-24) (圖)
帶有「齊公」字樣的銘文 (2012-09-24) (圖)
鄭伯農 舊體詩重振雄風 現「初唐」氣象 (2012-09-17) (圖)
鄭伯農小檔案 (2012-09-17) (圖)
與天同創 天人合一 藝術奇根 奇在天然 (2012-09-17) (圖)
楊汝萬 香港發展需理性思考 (2012-09-10) (圖)
堅持多元融合的社會核心價值 (2012-09-10)
藝術與環保的整合——《水舞間》綴上了綠色氣息 (2012-09-03) (圖)
《水舞間》表演 (2012-09-0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