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寫作好比烹調雞蛋,使用不同的烹煮形式,會帶出不同的效果。 資料圖片
詩人夏宇在2007年出版了一本名叫《粉紅色噪音》的詩集,這本書很特別,因為它是透明的。詩人在書腰上說:「我覺得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機會了,用透明書裝載一本噪音詩……我把它泡在魚缸和游泳池裡我讓它淋了幾天的雨……」33首詩的中英文版本,分別用粉紅色和黑色的油墨印在透明膠片上,熱熔釘裝之後,字句互相重疊,充斥著視覺的「噪音」。
更有趣的是這本書的寫作方法。夏宇從一封垃圾郵件引起的連結開始,在網絡上撿拾不同的句子,然後丟給名叫「Sherlock」的翻譯軟件去譯成中文,再根據譯文的語境調整,或改寫原文再翻譯,並想辦法分行斷句,模仿詩的形式。
如果不理解為純粹惡搞,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本書呢?它的意義在哪裡?就主題而言,這些源頭蕪雜的詩句似乎很難談得上有甚麼深刻的寄意,但事實上,在我們讀到正文以前,這本書早已藉著它的「形式」,向我們啟示了某種「內容」。
文學作品 語言藝術
談文學欣賞,我們總離不開「內容」和「形式」的問題。不過內容(說甚麼)和形式(怎麼說)真的可以截然二分嗎?它們的界線有那麼容易釐清嗎?相較起來,內容有比形式重要嗎?
中國文學一直有「詩言志」、「文以載道」的傳統,講求言之有物,一直對於那些重視形式和技巧的作品心懷疑慮。高潔的人格、豁達的情懷固然值得推崇,但文學作品說到底是由文字構成的,是「語言的藝術」,我們無法繞過藝術手法,而直接談內容。這就好比「仁」和「禮」的關係:沒有外在的「禮」,別人如何能覺察你內心的「仁」?世上沒有不通過任何外在行為彰顯的道德,也沒有不經任何手法而表達的內容。
「形式」程序 烹煮「內容」
俄國形式主義在20世紀初提出了「藝術即手法」的觀點,重新詮釋「內容」和「形式」的關係。他們把內容視作「材料」,而形式則是「程序」,處理材料的程序最終會影響讀者對材料的觀感。即使是同一個題材,只要語言風格、敘述手法不一樣,就會予人截然不同的感覺。這就好比廚師烹調雞蛋,用煎的,用炒的,用水煮的,用分子料理的,都會使雞蛋呈現出不同的質感,顧客放進嘴裡都有不同的感受。
從形式主義的角度來看,夏宇的《粉紅色噪音》很大程度上印證了「藝術即手法」的觀點。姑勿論詩是關於甚麼的,它的創作手法首先顛覆了作家(人類)作為創作主體的觀念;而其出版形式,亦顛覆了書籍的傳統形式。它向讀者提出一連串問題:一本難以閱讀的書,它還是書嗎?書的本質是甚麼?閱讀習慣是甚麼?電腦軟件「寫」的東西可以叫做詩嗎?作者的功能又是甚麼?以上問題,統統都是通過這本書的外在形式而傳達的,一旦改用紙張印刷、不用電腦軟件,一切都會不復存在。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郭詩詠博士
Email:cie@hkbu.edu.hk
逢周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