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牧神之午後》
文:聞一浩
聞名已久的英國舞團蘭伯特舞蹈團首度來港,排出了四個短篇,經典與創新俱備,的確是一次首度亮相的上佳選擇。始創人瑪麗.蘭伯特大刀闊斧,將本來是芭蕾舞團的舞團逐步轉型為現代舞團,又廣納英國本土或各地著名編舞的作品,繼後的舞團總監也是英國舞壇著名編舞家。舞團特色是強調舞蹈與音樂的關係,在英國演出時,都有自己的樂團現場演奏。可惜的是這次來港卻只是用錄音而已。
四個短篇作品中,《牧神之午後》是經典中的經典,其餘三個作品《噓!安靜》、《狂喜》和《神秘巨石》則為過去十年間的創作,讓我們看到當代英國編舞的面貌。
首個舞碼是前舞團藝術總監克里斯托弗.布魯斯2006年的創作《噓!安靜》。布魯斯在節目介紹中提到音樂來自馬友友與卜比.麥法林,創作靈感來自音樂本身, 也引用了兩人的說明,說這是「把成人內心的孩子釋放出來」(麥法林)和「歌頌生命的音樂」(馬友友)。
舞台設計是一個馬戲團的帳幕,以透明紗布將帳內外分隔開來,六個白面小丑打扮的舞者,展現一幅小丑演出後的生活圖。在麥法林輕快的音樂襯托下,布魯斯以獨舞、群舞及雙人舞等表現他們的生活,舞蹈動作清脆利落,又帶點小丑滑稽動作的色彩。飾演父母的有其溫馨場面,演兒女的又有偷偷起床不想睡的片段,六位舞者演繹著惹笑好玩的生活片斷,叫人忍俊不禁。輕鬆愉快,其實該與女兒來看。
跟著氣氛一轉,舞團演出由英國編舞家,現任丹麥舞蹈劇院藝術總監提姆.拉殊頓於2011年編排的《神秘巨石》,舞台上是一片曠野,其上豎起幾柱高樓化石,有如自然與人為建築的對比,拉殊頓將舞者置於其中,彷彿遠古祭祀的時刻,音樂節奏強勁,又帶著神秘氣氛, 拉殊頓以古典芭蕾動作注入現代舞創作聞名,這次也不例外,大量的提舉與雙人舞編排,處處透著他優雅、古典及寧謐的氣氛;不過,當日所見,舞者的能量似乎不足,跳起來感覺比較沉,沒有那種動力感。
當晚的重頭舞碼自然是重現芭蕾經典《牧神之午後》,這個由二十世紀初芭蕾界傳奇人物尼金斯基創作的作品,今年剛巧是它的一百年周年。是法國作曲家德布西根據象徵主義詩人馬拉美的詩寫成,講述牧神遇上七個仙女的故事。這次演出的蘭伯特在離開俄羅斯芭蕾舞團,成立自己舞團後,憑自己與幾位俄羅斯芭蕾舞團舊友合力,憑記憶及一些紀錄,整理出這個舞蹈版本。
整個舞台只有牧神午睡的大石,服裝設計叫人想起古希臘時期,唯獨是牧神衣著在古典之餘又相當性感。尼金斯基的動作編排有如剪影般,舞者主要是在台上橫向移動,而牧神的動作充滿力量但又極端自制,這次演出的舞者頗能表現那種隱伏其下的情感暗湧,整個作品充滿性的隱喻,而最後牧神伏臥在大石上蠕動,性的指涉呼之欲出。這個作品,今天看來仍不過時,內裡對舞者情感張力的要求,也是對舞者的一大挑戰。
至於舞團總監馬克.鮑德溫的新作《狂喜》,是回應《牧神之午後》,以及2012倫敦文化奧運的作品。鮑德溫說《狂喜》是以現代手法回應這齣1912年的經典,除了原始慾望與本能外,跟《牧神之午後》一樣,《狂喜》都是放在郊野。
《狂喜》的舞台設計相當簡單,三隻巨型的昆蟲(應該是蜜蜂)吊在台上,身穿紅衣、頭頂羽毛的舞者恍如原始部落的土著,在森林中跳著求愛之舞,節奏強勁的音樂,將箇中的原始本能與衝動、狂喜表露無遺,其中勁歌熱舞的場面,的確叫人想起九十年代的rave party;不過,這種狂舞編排只看到混亂無章,最後掉下來的黃色小球,是蜜蜂撒下的花粉?也叫人摸不著頭腦。
整體來看,舞蹈編排仍以最古舊的《牧神之午後》好看,其他的作品,未能凸顯蘭伯特舞蹈團特別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