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乾宇經常攜帶文具書簿及生活用品,從廣州奔赴廣西山區探望孩子們。
黃小妹是黃乾宇堅持救助了3年的女孩,提到小妹的家境,黃乾宇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他至今也忘不了第一次去小妹家的畫面:用黃土堆砌的房子內除了兩把椅子之外沒有像樣的傢具。被子跟他們的衣服一樣,破舊不堪。小妹的母親在生她的時候難產而死,父親是一個聾啞人,小妹父親對黃乾宇的到來感到無比歡迎,他無法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於是一瘸一拐地走到自家門前的青棗樹下親自摘下青棗送給黃乾宇。
結婚成前程休止符
「他們靠乞討和賣青棗補貼生活,但我卻沒在他們身上看到悲傷和絕望。他們在青棗樹下摘果子的情景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努力,我決定要資助小妹完成學業。」就這樣,從小學六年級到初三,黃乾宇每個月固定寄給小妹幾百元的生活費,小妹則是經常給黃乾宇寫信,告訴他自己的近況。但是初三之後,小妹彷彿人間蒸發一樣沒了音訊,直到幾年後黃乾宇接到了小妹的電話,「她告訴我自己結婚了,對方也是村裡的青年」。小妹結婚讓黃乾宇感到十分失望,「最起碼她應該與我商量一下,讓我為她想出路」。
倡讀中專改變命運
事實上,黃小妹的經歷是村裡的普遍現象,這讓黃乾宇意識到單單是經濟上的資助是無法改變他們的命運。「他們認為考不上高中就意味著失敗,就沒了奮鬥目標,甚至認為讀書遠不如出外打工來的實在。」在黃乾宇看來,中專才是山區孩子最好的選擇。「很多學生採納了我的建議,中專畢業後走出了山區,在城市裡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