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麻將不但廣受國民歡迎,而且也令外國人著迷。 資料圖片
——現代中國+全球化
近期內地民眾舉行簽名活動,要求將麻將申請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頓時引起社會熱議。這種歷來毀譽參半的娛樂活動究竟怎樣產生?近年發展如何?支持和反對麻將申遺的原因各為何?本文將逐一探討。 ■戴子熙、陳振寧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
作者簡介 戴子熙:《環球時報》、《環球人物》、《鳳凰周刊》等內地媒體撰稿人。另定期為香港《成報》、《新報》、《香港商報》撰寫時政評論文章。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
陳振寧: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員。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定期於香港《成報》、《香港商報》發表評論文章。曾參與《通識詞典3》的撰寫工作。 電郵:jambon777@yahoo.com.hk
新聞背景:近半網民反對 當局需時考慮
近期,第二屆雀友杯全國麻將大師賽總決賽在杭州落幕。該比賽以「品鑒國粹」為主題,參加者來自成都、武漢、合肥、烏魯木齊等20多個地區。隨後,第三屆世界麻將錦標賽在重慶展開,參賽者中不乏外國人士。正當麻將比賽接連舉行時,有人發起「百萬雀友同此情 麻將申遺獻我心」的萬人簽名活動,令內地對麻將的討論更熾熱。
根據人民網截至10月底進行的關於麻將申遺的網絡調查,27.9%網民選擇「支持,弘揚國粹,有利於為麻將文化正名」;49.6%選擇「反對,麻將帶賭博色彩,申遺不妥」;21.6%選擇「建議,保護麻將,實應切斷其與賭博之勾連」。
近日,國家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表示,麻將能否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The National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當局仍需時間考慮。
正反對對碰:弘揚國粹 VS 殃民不鮮
2005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其中一項工作是要求地方政府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包括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制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搶救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加強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和文化生態區的保護。現時,內地已建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涉及多種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美術等。
有見及此,內地民眾遂提議將有「國粹」之稱的麻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令其獲得更有效的保護。
支持:廣受國民歡迎促進傳播
有人認為,麻將是與京劇、國畫、中醫等並列的國粹。麻將的娛樂性強,可鍛鍊玩家的智慧,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其影響力超越其他國粹。加上麻將廣受國民歡迎,並逐漸在外國興起。為進一步鞏固麻將的發展和傳播,國家應讓其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支持:擺脫博彩關聯 消除誤解
有人指出,麻將被誤解為賭博工具,但這只因部分人錯誤使用而致。麻將的原意要求「入局鬥牌,必先煉品」。只有將麻將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正確內容向各地傳播,才有助麻將擺脫與賭博的關聯。
反對:胡適批「第四害」 荒時廢業
一直以來,打麻將被視為不務正業,浪費時間。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指出,除鴉片、八股、小腳外,麻將是「第四害」。他認為打麻將是「亡國之大賽」,並指「我們走遍世界,可曾看到哪一個長進的民族、文明的國家,肯如此荒時廢業的嗎?」
反對:被視賭錢工具 危害社會
有人認為,麻將與賭博的關係密切。部分人將此視作賭博工具,周圍吸引賭徒。沉迷賭博會危害個人和家庭,社會已有不少例子,而且賭博本身違反國家法律,故麻將要申遺,必先與賭博劃清界線。
反對:陪玩者詐輸博獲利
另外,麻將被用作錢權交易的工具,歷史屢見不鮮。類似慈禧與人打麻將,那些陪玩者只輸不贏,務求從中取利的事件,直至今天,也不斷重複發生在上司與下屬的打麻將情況裡。
反對:非瀕危 毋須優先保護
最後也有人認為,麻將雖然有多年歷史,但並不是瀕危項目。反而麻將在內地受歡迎,在外國也逐漸興起。因此國家更應集中資源,優先保護其他瀕危項目,如地方藝術表演等。
小知識:發明始祖是誰?
一般相信,麻將源自明朝。至於由誰發明,則有兩種說法:
一是根據清代學者戴名世的《憂庵集》等古籍記載,麻將是由明朝人萬秉迢發明。他對施耐庵的《水滸傳》中所述的108位好漢極佩服,想透過一種娛樂活動來紀念他們。經過細心考慮,他設計出共有136張牌的麻將,當中108張分為萬、餅、條3類,每類都有1至9共9張牌,每張牌暗喻一位好漢,如九條即「九紋龍」史進、二條為「雙鞭」呼延灼、一餅是「黑旋風」李逵等。至於萬、餅、條3個字則是來自萬秉迢姓名的諧音。另外20張牌是指108位好漢來自東、南、西、北、中5個方向。最後8張牌是指好漢來自貧民、富人,於是把貧的為白(板)、富的為發(財)。後來再加上各種花牌,暗喻四季。所以麻將的最終數目是144張。
二是明代鄭和奉命出海,在漫長的航行時間裡,不止沉悶,而且船員之間不時糾紛,於是發明136張牌的麻將。鄭和以賭徒發財的心態、裝載淡水的水桶和船隊船隻的條數(另一種說法是以兵甲、船上鐵餅和繩纜的形狀),設計出萬、餅、條3類牌,每類都有1至9共9張牌,總共108張牌。另外,鄭和再根據風向和船上號令牌,設計餘下的28張牌。結果船員都對這種娛樂活動深感興趣,不再生事。
侍臣保命讓賽 慈禧常勝
晚清時候,慈禧愛玩麻將。其所用的麻將非常講究,是「牌以上等象牙制之,闊一寸,長二寸,雕鏤精細,見者疑為鬼斧神工也」。她是麻將場上的常勝者,究其原因是其他玩家不敢贏,也不想贏。
不敢贏的原因是曾有太監與慈禧下象棋,忘記自身身份,大叫吃了老佛爺的馬。結果慈禧忿忿不平,殺了該名太監,這令任何人都知道贏了慈禧可能性命不保。至於不想贏的原因是只要慈禧贏了,玩得高興,陪玩者可乘機向慈禧要求甚麼,如一些能從中斂大財的官職。因此陪玩者都根據慈禧的侍臣的信號打牌,如慈禧有對子,信號即顯示要某牌子,陪玩者便即時拆去手上的對子,讓給慈禧。在只有一家想贏、三家求敗的情況下,慈禧自然是常勝者。
梁啟超打牌忘讀書
梁啟超熱愛麻將,曾指「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他有很多社論文章,都是在麻將桌上口授而成。徐志摩則是麻將高手,打牌不加思索,但十戰九勝。胡適雖然曾批評麻將的禍害,但其牌技不高,經常輸牌,反而其夫人每戰皆勝,這令不信鬼神的胡適也「小心求證」出「麻將裡頭有鬼」。魯迅則痛恨麻將,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根據其夫人許廣平所言,魯迅晚年居於上海,鄰居打牌的聲音經常影響其工作和休息,所以引來痛恨。
美國屢興起 聯盟會員達40萬
上世紀初,麻將漸受西方人尤其美國人歡迎。胡適留學美國期間,發現「俱樂部裡差不多桌桌都是麻將,書店裡出了許多研究麻將的小冊子。中國留學生沒有錢的就靠教麻將吃飯掙錢」。但熱潮過了一段時間便消失。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麻將在美國復興。當時中產階層的白人婦女流行「麻將之夜」,在家裡穿上中式服飾,掛起燈籠打麻將。但隨越來越多女性外出工作,麻將又沉寂一段時間。
近年,美國再現麻將熱潮。根據美國「全國麻將聯盟」的統計,該國的會員人數已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0萬人,增至現時的40萬人。
|結|語|
麻將作為娛樂活動,其好壞在於玩家如何使用它。若把它與賭博拉在一起,便可能是禍害國人的工具;若把它視為鬥智鬥力、聯誼等活動,便可能是理想的工具。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內地民眾建議將麻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的理據。
2. 參考上文,說明中央政府、網民和麻將愛好者對題1建議的立場和看法。
3. 你是否支持將麻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為甚麼?
4. 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麻將是中國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工具」這個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5. 除麻將外,還有哪些活動應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試舉2項並加以說明。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劉誠龍:《歷史上的那些官事兒:暗權力》,(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年。
註:該書分析歷史上官場的一些潛規則,包括慈禧與陪玩者打麻將的情況。
2. 《民國文人趣事:梁啟超在麻將桌上口授社論文章》,《人民政協報》,2012-05-18。
註:該文介紹清末民初的著名文人與麻將之間的故事。
3. 《文化點評:麻將申遺著啥急!》,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11-04。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2/9/1/1/102291194.html?coluid=154&kindid=0&docid= 102291194&mdate=1104091213,註:該文提及麻將申遺的支持意見和反對原因。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