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升大的考試壓力令部分學生吃不消。 資料圖片
1. 參考答案如下:
. 由1990年至1992年,青少年自殺身亡的人數由20人急升至38人。
. 由1993年至2004年,青少年自殺身亡的人數維持在每年25人至35人之間。
. 2004年至2005年,青少年自殺身亡人數由32人急降至20人。
. 從2005年起,青少年自殺身亡的人數維持在每年20人至30人之間。
2. 青少年自殺的原因主要與學業成績、戀愛、互聯網普及和家庭問題有關,若他們遇到這些方面的壓力而不懂得排解負面情緒,便易釀成自殺悲劇。
. 學業成績:面對新高中的推行,補課排山倒海而來,青少年的壓力直線上升,若成績不及他人時,難免會有出現挫敗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導致自我形象低落。如果處理不當,他們可能會患情緒病,嚴重者更會自殺。加上社會多以財富去作成功的標準,學校多以成績去衡量學生的價值。這些價值觀會令學校忽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導致青少年缺乏抗逆力,容易出現輕生念頭。
. 互聯網普及:現今青少年喜歡在社交網站上表達情緒,網絡的訊息流通速度快,若青少年在網站發布企圖自殺的訊息,會被廣泛散播出去。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影響,當感染了負面情緒,便會有自殺的傾向。
. 愛情方面:青少年喜歡從取得異性認同去肯定自我,不過人生經驗尚淺,容易因過度投入而在遇上感情挫折時情緒大起大落,若無合適的傾訴對象幫助他們認清方向,可能會在一時衝動下自尋短見。
. 家庭教育:青少年的抗逆能力多與父母的管教模式有關,如基層家庭則因為口奔馳而缺乏照顧,未能即時疏導青少年的負面情緒,他們遂以自我毀滅的行為來宣洩不滿。
3. 若青少年長期受到精神問題所困擾,會對他們的成長造成以下影響:
. 心理方面:易患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焦慮、抑鬱等;若得不到適當及時的治療,或會釀成自殺悲劇。
. 生理方面:會出現肚瀉、頭痛、胸痛、作嘔及暈眩的感覺。
. 學業方面:做事失去動力,自信心下降導致自我形象差,影響心理發展。
. 人際關係方面:容易精神緊張的青少年會因少事而和別人(如朋友、家人等)發生口角,欠缺與人相處的技巧,個人會變得孤獨,踏進社會後或未能合群。
. 性格方面:由於未能與人建立良好關係,性格會趨向孤僻、自卑、害羞和缺乏自信,影響人格發展,長大後難以應付踏入社會所帶來的挑戰及與人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4. 參考答案如下:
. 第二項及第四項較重要;第一項及第三項較次要。
. 家長及老師是青少年的重要他人,在他們的成長路上尤其重要。家長及老師可引導青少年建立正確價值觀,培養樂觀性格,增強青少年的抗逆能力。當家長知道子女遇到困難時,可即時介入並作出及時輔導,令子女感到被愛,並幫助他們用最合適方法解決問題,有效防止自殺悲劇。
. 學校是青少年逗留最長時間的地方,若學校可及時教導青少年熱愛生命及解困方法,便能有效增強他們的抗逆力,令他們懂得以積極態度去面對困難,防患於未然,自殺個案自然會大幅減少。
. 相反,儘管社工看到社交網站有青少年懷疑自殺後,會及早介入並作出輔導,但百密也會有一疏,社工始終不能在社交網站把所有具自殺傾向的青少年辨識出來,而且未必每個青少年尋死前也會在社交網站預先宣布消息,成效存疑。
. 未必每個青少年也能理智地戀愛,要他們對戀愛不要過分執著,實在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