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江論壇」上,學者討論十八大後的兩岸關係新格局。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中共新集體領導層上場,兩岸關係有望推進至新台階。兩岸多名學者昨日在香港一研討會上表示,中共新任領導人習近平曾在「對台第一線」的福建省工作17年,是大陸領導人中公認的「知台派」,寄望在習近平主政下,兩岸關係可以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穩中求進,惟兩岸關係發展正在「維持現狀」及「改變現狀」間徘徊並不斷拉扯,處於瓶頸的關鍵時刻,會衍生很多變數,預料未來5年兩岸關係會繼續和平發展,「政治破冰」則非常困難。
5年內料續和平發展難「破冰」
由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辦的「香江論壇」昨日在香港舉行,出席的兩岸學者以「十八大後的兩岸新格局」為題,探討兩岸未來的挑戰。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江素惠致辭時指,目前兩岸發展面臨關鍵時刻,既是黑暗也是光明年代,即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發展階段,同時大陸主張開拓政治對話的新里程,惟台灣普遍認為條件不具備、時機不成熟,並質疑政治談判「不可行、不可能」,反映台灣民眾對兩岸發展感到憂慮。
台灣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張麟徵在會上指出,中共十八大有兩點值得注意,首先是「九二共識」首次寫入正式官方文件,顯示「這(九二共識)將是大陸方面未來認可的,兩岸交往的基本原則」,這一改變無疑將對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來說帶來壓力,而胡錦濤首次提出「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顯示大陸方面想在兩岸關係上「更進一步」,由經濟漸漸進入政治領域。
張麟徵讚習處理釣島手腕佳
她坦言,台灣方面有不少政治人物在目前的兩岸和平進程中採取「拖字訣」,希望兩岸的關係發展就「定格」在大陸讓利、台灣獲利的現狀下,令「大陸要變,台灣不想變」成為未來兩岸關系進一步向前推進時的磨擦點,造成一些「不確定因素」,但從習近平協助處理釣魚島風波上展現出不一樣的手腕,成功將不利形勢反轉過來,令外界對其執政有所期待,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擔心兩岸發展不斷在維持現狀及改變現狀間拉扯,最終為兩岸帶來不明朗因素。
台灣民進黨籍前「立委」郭正亮亦對習近平有所期望,指對方近年力推福建「平潭島綜合實驗區」計劃,為兩岸未來發展探索一條「互贏共利」的新方向,盼望習近平在上台後可為這個計劃增添新的「台灣因素」,使兩岸發展找到新的方向。不過,他形容,台灣當局目前對兩岸關係的態度是「外弛內張、整頓內修、隨機變動」:台灣領導人馬英九連任後有意擴大國際空間,包括派遣親信出任「駐美大使」,期望透過美國在兩岸間的影響力處理兩岸關係,甚至將兩岸關係操作成中美問題。
張亞中籲兩岸人民互了解定新方向
民進黨會否成為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是昨日研討會另一焦點。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指出,民進黨由最初的「顯性台獨」走到「隱性台獨」,再發展到今日的「顯性獨台」,未來兩岸關係肯定充滿變數。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國深坦言,這個被認為是「無解」的歷史死結,只要讓兩岸人民互相了解、互相肯定,定能找出新方向,屆時問題亦會在兩岸人民智慧凝聚下迎刃而解,「當時台灣學者都叫我小共匪,我們也對國民黨有不好的歷史印象,但當大家互相了解後,就會有新的看法及思想」,又重申在兩岸問題上,民進黨不是共產黨的死敵,共產黨與國民黨更非要拚過你死我活,「無知才是最大的敵人」。
前海基會基事長洪奇昌則稱,民進黨與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有差異,搭建架構性渠道是「不成熟、不存在」,但認同民進黨不應「反中」,未來應該積極擔任「重大議題的把關者、負責任的參與者、人民福祉的創造者」,爭取台灣人民的信任。他重申,兩岸對法治民主、體制改革的看法有所不同,正如香港回歸15年以來衍生的社會形態、身份認同,甚至與內地關係等問題均值得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