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的《自然.氣候變化》專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線發表了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領域最具權威的學術機構——英國丁鐸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科研報告《維持全球升溫低於2℃的挑戰》。
報告指,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將在2012年進一步增加,達到創紀錄的356億噸,而2012年預計增加的2.6%碳排放量,使得全球化石燃料燃燒排放比《京都議定書》設定的基線年1990年增加了58%。至2011年底,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了391ppm。
計算忽視減排效應
報告指,若計算各國的排放總量,2011年全球碳排放的最多的包括中國(28%)、美國(16%)、 歐盟(11%)和印度(7%)。中國和印度兩國的排放在2011年分別增加了9.9%和7.5%,美國和歐盟則分別降低了1.8%和2.8%。不過,儘管總量偏高,中國的人均排放量僅為6.6噸,與美國的人均排放17.2噸還相差甚遠。目前歐盟的人均排放量約為7.3噸,因此中國的人均排放量大致接近歐盟水平。
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說,國內外的研究機構通常將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聯繫起來,卻忽視了植樹造林、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等減排效應,只能體現「名義碳排放總量」。在尚無各國官方認同的碳排放計算標準和核查手段的情況下,現有的國別排放數據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而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董文博教授則強調,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其碳排放總量中的20至30%的排放是為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提供相關產品與服務有關,這其實就是西方國家把其二氧化碳的排放轉移到了其他國家的份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