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房廈 北京報道)針對CPI重返「2時代」,分析多認為這屬物價的合理正常波動,通貨膨脹壓力不大。經濟學家表示,當前內地的通脹水平溫和可控,宏觀政策還留有足夠的空間。不過未來中國經濟形勢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房價上漲、地方融資平台風險、需求不足、結構矛盾突出等問題亟待解決。唯有「擠乾水份」,經濟才能更為健康發展。
明年物價料進新上行周期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臨近年底物價回升是意料之中的事,而隨後又是元旦、春節消費旺季,消費需求量增加將導致物價升勢持續一段時間。
前瞻明年的物價走勢,業內人士普遍表示不能掉以輕心。雖然目前CPI相對穩定,不過基本完成築底的CPI,正在開始醞釀新的上升周期。交通銀行研報顯示,明年在國內需求回升、豬肉價格進入上行周期以及勞動力和土地成本上漲等因素的推動下,物價將進入新的上行周期。
此外,國內經濟短期企穩復甦與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有助於穩定市場短期消費信心;而季節性因素以及翹尾因素的疊加,將使得明年一季度CPI出現一定程度的上升。
姚景源也表示,一方面是因為貨幣流動性比較充裕;另一方面,如果明年世界經濟復甦進程加快,將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產生不確定性,輸入性通脹壓力猶存,也帶來推高物價的風險。
不宜再靠投資促增長模式
對於未來經濟發展,專家表示,當前經濟形勢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中國社科院經濟增長理論研究室主任劉霞輝指出,多年來依靠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式,過度粗放且不可持續,長久下去,國內資源不夠支撐,國際競爭力也會大大削弱。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期表示,要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活力和動力,「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份的增長」。劉霞輝對此分析,「擠乾水份」的說法表明,中國寧可發展速度慢一些,也將不再依賴過去靠投資促發展的外延式增長模式。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仍存在房價上漲、地方融資平台風險、需求不足、結構矛盾突出等問題。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向在於把消費作為增長點,建立起促進消費的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