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梁美萍(《MaD@西九》提供)
12月的香港,是一處「視覺藝術」活躍綻放的舞台。
兩場重量級的大規模視藝展覽——由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第四屆年度旗艦視覺藝術展,和率先在西九文化區動土前舉行的大型活動《MaD@西九》中的互動藝術裝置計劃「點陣圖」,令我們幾乎可以飽覽這一年中最好的「視覺藝術」作品。
於日前剛剛開幕的《MaD@西九》中,除去開放空間、露天放映、創意地攤之外,最有特色的當然是互動藝術裝置計劃這一重頭戲。《點陣圖》中不只有藝術家,更有公眾、有互動。
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直接決定了本土觀眾對大型視覺裝置的參與度,向來稀微。而「西九」的一切理念與規劃,顯然也試圖改善這種現狀。《點陣圖》中幾位藝術家希望喚起的,是公共空間中公眾與「視覺藝術」的互動體驗和親近度。
現任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的藝術工作者梁美萍,與她在視覺藝術院的學生們,共同創造了一件「錢幣塑造工作坊」。該作品的最大樂趣不是「看」,而是動手參與。作品的對岸,正好面對國際金融中心,而公眾可以親手用現場原料,完成一個「硬幣」的雕塑,將「錢」轉化成「藝術」——西九「藝文區」與對岸的「金融區」遙相呼應,而這件作品,也讓「物質」與「藝術」完成了一場奇妙轉換。
梁美萍希望公眾親自參與這轉換過程,她說「因為我一直研究西九議題,政府想將它打造成像是紐約的曼哈頓區,金融與文化共融共生,由此我就想到了將對岸的『錢』轉換為小成本又純粹的『藝術』。」西九是用錢打造一個文化場域,令文化成為資本主義的「資本」,她便反其道行之,先將「資本」本身打造成藝術。
「空間」與「土壤」同等重要
身為本土資深「視覺藝術」工作者,梁美萍相信,真正彰顯「視覺藝術」的力量,需要硬件和藝術家們的創作環境相配套。值得期待的是西九未來的視覺文化博物館(預計2017年落成)。「因為可以融入當代視覺文化、草根文化等等,可以有比較多的、全方位的呈現。」與此同時,視覺藝術家們所需要的也不只是展覽空間,更是促成展覽背後的創作土壤。
她表示:「法國有工廈工作室,那些工作室每兩年以提供福利的方式,吸引優秀作品進駐。」而香港呢?地產商炒工廈地皮,令一眾藝術家生存都顯艱難。再說到資金,「的確有『青苗計劃』等藝術扶持計劃,但是否應該再細化?申請資金等補助的年齡段是否可以分為老、中、青不同年齡段?」
梁美萍又指出,如今新的視覺藝術家很難出頭。「因為藝術家舉辦展覽需要依靠策展人,本土的策展人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個。」她認為或許以後「可以由政府主導,政府來挑選具有潛力的藝術家。不能全依靠策展人去辦展覽,令『策展』行為的權力架構被扭曲。」
當下的本土「視覺藝術」現狀,表像紅火——就像這個12月,活動看似豐富亮眼,但在普通市民中的普及度又有多少?「每年香港都有Art Fair,人們認為香港的環境很好,那麼多畫廊都瞄準香港,可大家實際上所購買的本土藝術家作品,卻仍很少。公眾很少真正和本土藝術去交流、去互動。」
而這,或許不只是梁美萍,更是今次的《MaD@西九》、未來的西九文化場域希望慢慢實現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