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家.春.秋》演出中的龔志成。攝影:Jesse Clockwork
文:梁偉詩
2012年,對於香港劇場來說,真是非常有趣的一個年份。既是香港老牌劇團致群劇社的四十周年誌慶,也是香港旗艦實驗劇團進念˙二十面體的創團三十周年。進念「團慶」活動除了在文化中心大堂舉辦的《天天向上》大型展覽,還有一系列在誠品舉行的沙龍座談。上月,在茹國烈與于逸堯的沙龍對談中,茹國烈笑言與進念打交道多年,深深感到進念對探索劇場邊界和節奏的持續興趣,小至印發春宮圖作為演出的宣傳明信片,到舞台的強烈壓抑與爆發,甚至以無人舞台上升降佈景bar或舞台圓形轉盤為主角。可謂不斷測試觀眾忍耐力的極限。《天天向上》大型展覽卻走出劇場,從充滿童趣的切入點,釋放了榮念曾的文革情結。
「天天向上」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毛澤東寄語當時的小朋友的成語,亦是其時中國小學校舍最常出現的四個大字。全句應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榮念曾創作的「天天」的塑像,以全白色的小孩形象為設計,喻意小孩子是單純、不受任何框架、概念所規範,容許我們為「天天」塗上造型設計。《天天向上》展覽整合各界社會人士的創作成果,還有榮念曾歷年的概念漫畫手稿、108位跨界創作人的50厘米高「天天」塑像作品、超過3000位香港中、小學生和社區人士、日本創作人及學生的「天天」塑像作品等,寄寓香港的創意精神。其中,小克、鄭兆良、趙朗婷和李冠然的「天天」塑像精緻有趣,很個人亦很香港。
七個導演七台戲
同一時間,致群劇社的四十周年紀念則是另一番光景。致群誌慶以友好跨界為基調,《七位導演眼中的40 @ 2012》請來香港七位資深劇場導演,羅靜雯、陳恆輝、莫昭如、黃智龍、陳麗珠、張秉權和潘惠森,分別以20分鐘在舞台上創作出一段創意折子戲。雖云是折子戲,細看卻充滿劇場導演的簽名式,如潘惠森《何來七千幾?》講三名物流速遞員,為了一個托運的包裹而起爭端,既是潘惠森《遺禍人間》的餘緒,亦貫徹自水滸系列以來對於社會小人物的關注。當中物流速遞員唸唸有詞「你一包我一包」的機械式神經質,總令人想起《螞蟻上樹》中老是失控尖叫的茶樓女侍應。
陳恆輝的《納蘭》亦深具「愛麗絲」的形體神髓,蒙潔儼如處身無物之陣的蕾絲人偶,掙扎困鎖又無處逃遁。人偶臉龐敷上厚重粉妝,只賸眼珠呆呆地轉,髮色呈啡偏紅,襯上象牙色蕾絲裝,題目雖是〈蝶戀花〉的時間和尋覓,展演的情志是濃重無力感和不由自主。最有趣的,就要數到陳麗珠的《天天》。《天天》擬設了一張河畔長椅,一頭在日內瓦,一頭在牛津城,相隔是四十年的天空,博爾赫斯遇上博爾赫斯,在辯論出到底是誰人在誰人的夢前,陳麗珠和李思颺一藍一黃先後起舞,形體澎湃的張力在長椅上流瀉,姿影目眩神迷,成為Piazzolla「醒來……醒來是為了跳一支美妙的探戈舞」的光影前塵夢的最美妙註腳。
整個《七位導演眼中的40 @ 2012》中,最考功夫的,其實是七段折子戲之間的過渡。在裝景、換景的邊緣時間,黑暗餘光中,張秉權讓白耀燦、余世騰、王侯偉,通過戲曲、調笑、棟篤笑、撿樹葉、拾紙屑來串連起段與段之間截然不同的劇場風格。其中,乾旦王侯偉演唱粵劇子喉,清亮透析,雖串演劇場打掃者唱曲自娛,全劇恰恰以三人建構起一個框架,讓七段演出都成為有機體。末段《何來七千幾?》完結後,多位導演演員一同打鼓出場,「晒冷」式展現香港劇場的力量。
《家.春.秋》的音樂實驗
其實十一月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劇場演出,就是龔志成與許敖山的《家.春.秋》。《家.春.秋》打著經典粵語電影、實驗當代音樂的旗號,截取了粵語長片中《家》、《春》、《秋》的黑白電影片段,以跨越時代風格音樂類型,破格重構電影現場配樂。換句話說,就是用當代的多種音樂類型和節奏,為古早的電影配樂,藉此尋求一種全新的crossover劇場經驗。
《家.春.秋》劇場共分為三段,分別是鳴鳳拒嫁老頭子而投湖;高家千金因封建思想而喪命;高家長子在喪子後終覺悟前非,決定振作,與兄弟家人走出封建家庭。龔志成和許敖山,對於所選取的黑白電影片段,或原裝播出,或只播出畫面沒有音效,或配上自製音效。在他們手上,音樂便如同一把刀,鋒銳無比地導引著觀眾的情緒,如吵架畫面配上激越的節奏,哀傷情節又有小提琴哀怨纏綿。可謂讓音樂提供了另一種方式看影像,正如影像提供了另一種方式聽音樂。
有意思的是,玩音樂的朋友為了讓我明白《家.春.秋》劇場的精髓,特意發來youtube上一條名為《Chemical Brothers feat. K-OS - Get Yourself High》的香港老電影短片。片中武打明星羅莽與文雪兒等的民初背景打鬥場面,配上加拿大饒舌歌手K-OS發表於2003年的歌曲《Chemical Brothers feat. K-OS - Get Yourself High》,為該部老牌功夫片帶來全新的節奏和魅力。同理,改編自名著的《家.春.秋》劇場,讓50年代港產粵語黑白電影經典,與當代的迷幻電子音樂、經典弦樂等即場互動撞擊。昔日黑白光影,今天看來竟然饒有興味,尤其當下社會亂象,《家.春.秋》所談及的反抗絕望、走出困局,與2012的世紀末年頭,竟然字字照見當下。
由《家.春.秋》可見,電影現場配樂並非外國默片與管弦樂團專利,也可以是即興實驗。《天天向上》與《七位導演眼中的40 @ 2012》,亦實現了三四十年來劇場邊界的不斷延伸。接續下來,直至沒什麼邊界。
本欄隔周見報,由本地知名評論人小西與梁偉詩輪流執筆,帶來關於舞台的熱辣酷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