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黑膠唱片的休閑時間》
文:賈選凝
本土藝術家袁樹基自幼已開始學習素描、水彩及油畫,中學畢業後修讀平面設計,其後成立Workstation工作室,從事插畫及個人創作。他習慣在舊物件:如報紙、雜誌、書刊上塗鴉,其中最喜歡在郵寄來的信封上寫寫畫畫。信封除了本身留下的印記、痕跡外,結構也最為有趣——它可由正面翻至背面、由外面打開至內面,因而藝術家在繪畫時,會因這結構關係而構思雖然不同卻有延續性的內容。
袁樹基第一個以舊信封及此形式創作的《視覺容戲》是一個多媒體作品,投射的信封虛擬影像如屏幕般只看到卻觸不到,與在牆上展示的實體信封系列互相對比、交疊,反映了傳統信封在電子郵件(e-mail)相對傳統信封的獨特性,讓觀眾走進作品之中。今次展覽,他將《視覺容戲》的概念延續,特意為展覽場地Unit Gallery的所在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度身創作全新的《記憶載睇》。儘管JCCAC由舊工廈改建為藝術中心,然而這空間仍保留著一些昔日山寨廠年代的機器和招牌。它的存在,具有貫穿、聯繫這個空間新舊發展歷程的意義。
《記憶載睇》的展覽概念是?
袁:我曾以舊信封創作的系列作品名為《視覺容戲》,繼而發展到今次以「記憶」為主題的展覽《記憶載睇》。我在信封外畫著這座石硤尾工廈與附近公屋的空間和結構圖,線條延伸至信封內,不知不覺間由山寨廠聯想到自己的一些記憶影像。描繪過去以對比現在的生活方式,發掘一些我們幾乎忘記了的成長片段。城市建築、信封、人腦都是記錄生活歷程的載體,它們以不同的途徑如道路、網絡、視覺神經等將信息轉達,這都是這系列作品的創作素材。為呼應這題材,我將完成的信封作品貼上郵票並寄往展場Unit Gallery展覽,讓它完成盛載內容和轉達的任務。
舊報紙塗鴉帶來了怎樣的創作樂趣?
袁:除了在舊物件如報紙、雜誌、書刊上塗鴉,我最喜歡在郵寄來的信封上寫寫畫畫。信封,除了本身留下的印記痕跡外,它的結構最為有趣,可由正面翻至背面,由外面打開至內面,繪畫時會因這結構關係而構思不同但卻有延續性的內容,觀眾可以拿在手中開合、把玩、聯想而產生互動。
為何想為一處空間打造一件作品?
袁:我今次展覽的場地Unit Gallery位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它是由一幢舊工廈改建為藝術中心,然而這空間仍保留著一些昔日山寨廠年代的機器和招牌,這些東西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方式,內裡有不少可發掘的故事,而且豐富了這地方的獨特性,亦令我聯想到自己成長中的某些景象,作品與這地方自然地起著呼應的作用。
對空間的新舊更替有怎樣的觀察?
袁:雖然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仍然保留著昔日工廈的建築空間和結構,但在城市急速發展下,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早已大大改變。每個年代都有它優勝和不足的地方,城市發展下生活得以改善,卻又會失去很多東西,甚至某些方面會倒退,例如環保和休閒生活等。我以空氣流動、光線、運輸、體力勞動、一技傍身、食物、印刷、視聽器材、時間、填海等不同的主題作畫,做時空上新與舊的對比,其間發掘到很多有趣的東西並將它們記錄下來。
《記憶載睇》袁樹基作品展覽
時間:即日起至12月9日 下午1時至6時半(只於星期六及日開放)
地點:Unit Gallery(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523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