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圖)《慾望》49X53X30cm。(下圖)無題3-WK12》55X33X31 cm。
中國當代傑出藝術家、1979年北京先鋒藝術團體「星星美展」創始成員之一的王克平,其重點個人藝術展「林肉與色空」,將呈獻24件藝術家從未公開展覽的木刻作品。這些木刻標誌著王克平於人體形態雕刻技術及風格的不斷演變和探究過程。作品充滿野性直率的情色形式和婉轉的線條,傳達了作者對女性身體、男人和女人、母與子的高度感性表徵。
王克平的作品順應木材的自然紋理、結節和裂縫,刻畫出簡約的身段輪廓。他的雕刻過程始於仍然濕潤的新鮮木材,掌握乾燥過程以控制裂紋形成的程度,這些裂紋可以形成木刻的細節,如盤起的髮髻、緊握的拳頭和皮膚皺摺。今期我們便將與他分享木刻創作的一些感受。
這些未公開過的作品有著怎樣的特點?
王:我的作品一向崇尚簡單,自然。多年來我都喜歡一個人閉門造車,沒有僱用助手。由於要給時間木頭乾燥及形成裂紋,有些作品是經過好幾年,甚至可能是十年才完成。
這次展出的作品,是從我最近幾年的作品中精選出來,當然比以前有一些提高,其實就是更簡單,也更自然。
希望以人體形態雕刻,作怎樣的藝術表達?
王:人體,尤其是女人體,幾千年以來就是雕刻家的最重要的主題,也最難有形式的突破,大多是在內容上轉悠。
自然形態的樹木,最能啟發我的靈感。我從洞察樹木的生長、枝幹的彎曲得到啟發。把已經存在的形式再度切割、雕鑿、打磨,看著它們,摸著它們,任由它們的線條紋理去引領我的雙手,我把那隱藏在樹皮裡面的肉體展現出來,刻畫出圓潤的雙乳、粗略的身段、簡約的頭髮,連蛀蟲走過的痕跡都化成衣裙上的花紋。我利用樹木的原型,隨著自然的線路走去,掀起盤環的髮結,劈開伸展的肢臂,打磨婉轉的腰肢。
用已經存在的形式再重新創造要表現的藝術形象,對雕刻家是一種挑戰。這不僅是一種有詩意的做法,更是一種與世界的關係。
一個樹枝「像不像」一種體態,其實並不重要。像或不像只是概念與主題之間的一種方式。我的作品常常往返於最具象的形狀與不斷簡單化而幾乎抽象的形狀。樹枝與人體形態之間的聯繫,也如同具象與抽象、原始藝術與現代藝術之間的關係。
在雕刻人體的過程中,有哪些思考?
王:女性是世界上最美麗、最誘人的。對一個雕刻家而言,你很難不對女性的形體感到興趣。當我雕刻或是觸摸木頭的時候,慢慢地我會感到木頭在跟我說話,給我一些暗示。木頭也像人的身體,同樣一棵樹,有的地方硬,有的地方軟,有的地方是骨頭,有的地方是肉,你只能順從她的個性,她才能跟你合作。
對我來說,雕刻一個女人體,不是複製一個女人體,而是雕鑿一個似乎女性的形式,這裡有形似與神似的問題,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齊白石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我要展現的是我找到了我自己的風格,我有我獨特的雕刻語言。肆無忌憚空前絕後是我的野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知否是否? ■文:Jasmine
「王克平:林肉與色空」
時間:即日起至1月28日
地點:10號贊善里畫廊(中環蘇豪區10號贊善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