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閱某周刊,才知道香港老牌的私立新法英文書院已經在去年秋天結束。
當年我所主持的培僑中學在跑馬地樂活道的半山上。校舍居高臨下,且有園林之勝,是香港少有的「好風水」、好風景的校舍。在培僑校舍山下,即新法書院的加路連山道校舍,再過一點的是邊寧頓道的嶺英中學。這三家學校,當年都是私立中學。有趣的是三家中學的校長,嶺英的洪高煌、新法的王澤森和培僑的我,都是潮州人。我和他們兩人都有一面之緣,但很少來往。因為當年我這個左派,特別是在教育界,由於港英當局的控制極嚴,如果和我們接觸,對他們不利。
嶺英中學早已結束,新法辦了六十三年也結束了,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新法全盛時擴充到四五家獨立校舍,學生逾萬。這兩家中學的創校校長都已作古。也許新法的後人認為辦學太辛苦,既然有這麼多家校舍和地皮,不如改去搞地產好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私立英文書院的全盛時期。因為官津中學學位仍然不足,而社會風氣趨向就讀英文授課的學校。新法書院得風氣之先,從一家英文專修學校(並非正規中學),發展到四五家完全中學。因為其他官津英文名校,入學頗有難度,而新法則來者不拒,要求不高,完全是商業經營。他們的中學低班,只要交學費大多便能入學。到畢業班和預科班,便力求「谷」出好成績,在會考中取得及格,在預科中爭取畢業能為大學錄取,以博取名聲。不過正因為辦學宗旨如此,便得了「學店」的聲名,意即是做學生生意的商店而已。
但學校的自由發展,也的確造就不少名人。有一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但在學藝方面頗有專長,都出身於新法書院。
與傳統名校對比,這類私校確有長處,不能因其「學店」式的經營而全盤否定。
應該在香港教育史上為新法書院寫上一筆。但他們的辦學經驗是否有人能為之作出總結呢?是時代造就了新法,還是新法創造了「學店」的光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