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沒有買到春運車票,老王不得不提前半個月回家。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1月20日,可謂鐵路春運的一個重要「節點」,因為按照火車票網絡售票和電話訂票預售期20天計算,當天可買2月8日小年夜的車票。對於許多回鄉客來說,能不能回家過年,就看這一天了。然而,大多數人,仍在一票難求的困境中掙扎,2013年的春運,仍是話題不斷,質疑不斷。對於擁有4,00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的廣東,春運的供需矛盾可想而知。記者了解到,由於節前出省公路、鐵路運力不足兩千萬,今年,預計仍將有超過1,000萬人回鄉難,其中,滯留在廣東的民工料數百萬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來自廣州的白領小李計劃於臘月二十七回老家江西樟樹市,不過,19日,他先後通過網絡及電話訂票,均一無所獲。收起失望心情,20日,小李再購買臘月二十八的車票。「成功買到的話,除夕當天到家,這是我近些年春節最晚一次回家了。」
網購落空 排隊無功
廣州到樟樹有直達車,但因是小站,為了保險起見,小李準備預訂終點站南昌的車票。然而,小李告訴記者,最後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在11點50分之後,登錄了三次才成功進入網頁。12點整打開訂票頁面,顯示有坐票,迅速填好信息。提交訂單的時候,網頁顯示還要等10分鐘,再點擊,又顯示網絡忙,看不到訂單是否成功了。」15分鐘後,等待頁面終於結束,小李的訂單又陷入長達10分鐘的「排隊」等待狀態,遲遲無法支付。20分鐘後,網絡顯示──無票可售。另一邊,電話訂票的女友傳來消息,也無功而返。
小李說,他和女友商量,把之前女友買到的一張座位票退掉,兩人在廣州過年。「朋友邀請我包私車回家,但是麵包車從家裡開過來,又返回去,我們擔心安全問題,還是決定不拼車。」
電話代售 均無所獲
和小李一樣,來自河南信陽的老王和工友們同樣沒有購得春運回鄉票,而他的購票經歷更為複雜。
老王告訴記者,他和15個信陽老鄉在深圳一家建築工地做事。從1月14日起,老王便開始張羅買票的事。起初他和工友輪流前往市區的代售點排隊,同時亦有一名工友負責電話訂票。「有的時候,電話訂票能買到一兩張,但我們希望能一同返鄉,最後放棄了。之後,包括電話和代售點兩種方式,都沒有訂到。」老王說,有點後悔沒留住早前訂到的兩張車票,能走幾人是幾人。從17日起,幾個老鄉一起商量,他們不再局限於購買深圳始發的車票,轉而同時預訂惠州、東莞和廣州等地始發車票。不過,試了3天,工友們都一無所獲。
思前想後,老王決定親自到廣州火車站,臨時購票,提前回家。老王說,他的二兒子年前得子,為了看孫子,必須回家。再三央求,老闆終於放行。20日一早,老王一行4人匆匆收拾好行李,坐大巴來到廣州。
為何不選擇其他交通方式?老王說,坐汽車不安全,他們不放心,搭乘飛機,他們更不敢想。「飛機票太貴,我們還沒這個福氣。」老王介紹,和很多在廣東打工的民工一樣,火車是回鄉的唯一交通工具,沒有買到票,他們回不了家。
汽車火車 運量缺半
幸運的是,老王4人買到了20日前往信陽的坐票。不過,仍在深圳的12個工友,今年只能在工地過年。
記者了解到,廣東春運節前出省的列車和汽車,總運量約為1,700萬,加上春運前提前回鄉的旅客,出省回鄉的外來務工人員不超過2,500萬。這意味著,擁有4,00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的廣東,將有千餘萬人要自謀回鄉交通工具。而滯留人員中,又以四川、河南等車票緊張、距離遠的省份民工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