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聶華苓:我是一棵樹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06]     我要評論

彥 火

 聶華苓說:

 我是一棵樹,

 根在大陸,

 幹在台灣,

 枝葉在愛荷華。

 陳安琪拍的《三生三世》紀錄片也以上面這句話揭開序幕的。

 我想,最後的一句話,如果改為「花果在愛荷華」也許更貼切。

 聶華苓主要的文學事業在美國愛荷華開創的,遠的不說,近年聶華苓便獲得不少殊榮,這都是聶華苓在這個小城努力奮鬥所綻出滿枝的花朵和結成纍纍的果實。

 二○○九年初,聶華苓曾來信說,過去二○○八年是她的豐收年——

 八月間,她被選入「愛荷華州婦人名人堂」;

 十二月,IOWA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NESCO)命名為「文學城」(City Literature),為世界第三個城市有此命名。在美國是第一個; 

 十二月被選為新浪「文化人物」。

 就聶華苓個人更大的豐收還在後頭——

 二○○九年聶華苓獲頒世界華文文學大獎(花蹤文學獎)及台灣馬英九「總統」親自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二○一一年獲第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二○一一年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邁入四十五周年,台灣國家圖書館與國立台灣大學、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文訊》雜誌等機構,聯合舉辦「二○一一年向大師致敬——聶華苓」系列活動。

 聶華苓對中國、對世界文學付出良多、貢獻極大。

作為文學的搖籃、她的家愛荷華,及愛荷華大學頒授給她貢獻大獎,是有特別的意義。

 這是為什麼我老遠趕赴參加她的頒獎儀式的理由了。

 愛大頒授的貢獻大獎是首屆,是愛大於二○一二年十一月二日在Old Capitol大校舉行。

 Old Capitol是愛荷華的地標。儀式在大禮堂舉行,禮堂擠得滿滿,愛城的電視台作現場直播。

 我作為特邀嘉賓被請上台講話,因要用英語發言,我事先準備了一篇英文發言稿。

 我介紹了我參加一九八三年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活動的感受,並特別提到「國際寫作計劃」打破地域、人種的界限,突破國家與政治的局限。

 我在會上還講了「國際寫作計劃」的「中性價值」,並舉了實際事例——

 中國海峽兩岸作家在隔絕三十年後,是第一次在愛荷華見面和交流的,主催者就是聶華苓。

 一九七九年秋,聶華苓首次邀請了中國作家蕭乾、畢朔望(早年鴛鴦蝴蝶派畢倚虹的公子,後來成為外交官和翻譯家)到愛荷華。

 與此同時,聶華苓還舉行了一個「中國周末」(由同年的九月十五日到十七日共三天),主題是討論「中國文學創作的前途」,出席者除了蕭乾、畢朔望、聶華苓外,還有安格爾、周策縱、許芥昱、葉維廉、陳若曦、李怡、高準(台灣詩人)、於梨華、歐陽子、戴天、許達然、鄭愁予、秦松、翱翱、范思綺、劉紹銘、藍菱、陳幼石、黃孟文等,此外還有香港《明報》特派記者也斯、台灣《中國時報》特派編輯金恆煒和前往探訪的香港三聯書局經理藍真、《廣角鏡》社長翟煖暉等。(《花果滿樹的聶華苓》之二)

相關新聞
它們或將如繁花盛開 (圖)
讀城記:《公天下》洛陽紙貴
藝術收藏初哥看過來 (圖)
「巴士車身設計」比賽 傳遞環保訊息 (圖)
歷史與空間:古人的「民權」思想 (圖)
豆棚閒話:殺年豬 (圖)
文藝天地•浮城誌:天鵝 (圖)
文藝天地•手寫板:這「年頭」 (圖)
百家廊:北京男人 (圖)
琴台客聚:聶華苓:我是一棵樹
翠袖乾坤:潮媽:陳慧琳
天言知玄:蛇年十二生肖風水提示(下)
生活語絲:護照
隨想國:切糕 (圖)
路地觀察:輕小說的反思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