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筆者個人粗淺的觀察,新高中通識科的實施出現一些不大理想的現象,就是在教學和考評方面未能充分結合「通」和「識」,以致只重「融會貫通」的思維訓練和「表達論證」的寫作技巧,忽略知識建構,形成只有「通」而未夠「識」,最後學生對議題只有浮光掠影式的認知,然後按照既定的論文格式,作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口號式」分析和評論。因此,本文將討論知識建構的兩個重點,以供師生作為教學和學習的參考方向。
錯解經濟概念 評論失當
首先,要學好通識科,同學需具備相當分量的其他學科知識,否則對議題只會一知半解。舉例而言,近年美國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令日圓有大幅貶值的趨勢,新興國家備受資金氾濫和貨幣升值的壓力,國際貨幣戰的說法甚囂塵上。若同學不明白貨幣、進出口、國際貿易等經濟學概念,又怎能理解相關議題的焦點呢?大家不要輕視知識的重要性,因為知識建構會影響觀點和評述的立場。
常見例子是,不少同學指中國擁有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不投放於國家扶貧事業實屬不當云云。明顯地,有關立場是建基於錯誤知識,不明白國家財政儲備和外匯儲備的分別,以致作出不公允和不恰當的評論而不自知。
正如上述所言,要學好通識科的不同單元,同學需掌握其他學科知識,現列舉一些常見例子如下:
單元 議題 其他學科知識
能源科技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地理科:能源的分類、運用、分布等。
公共衛生 大型傳染病的應對 生物科:細菌、病毒的分別等。
今日香港 香港政制發展 經公科:過往政制發展史、現時政制等。
全球化 公平貿易 經濟科:自由貿易、保護主義等;地理科:發展中國家、已發展國家。
先了解背景 再構想對策
此外,議題知識也不可或缺。舉例而言,近期中日關係因釣魚島事件而成為熱話,同學除具備中日兩國交往的歷史知識外,也要對議題本身有相當認識,如冷戰結束後的中美日關係發展、釣魚島歸屬問題的來龍去脈、兩岸三地保釣運動發展等,若對上述議題的背景和發展一知半解,怎可作出客觀且深入的評析?
再以「校園驗毒和抗毒」議題為例,教室若只採用形式化活動,要求學生分組討論,發揮創意想出一些校園抗毒方法,這樣的學習對學生有何好處?在討論和思考抗毒方法前,同學是否應先知道過往和現時的抗毒措施?外國的情況和例子又是如何?針對現時青少年吸毒的情況和原因,有否相關的統計或研究?當中是否涉及一些心理學和社會學知識?在掌握各種知識後,再討論和構想抗毒方法,是否更有學習意義?
要言之,不少教育界人士擔心通識科只有「識」而未能「通」,重蹈過往填鴨式教育的覆轍。殊不知,在落實通識科的教學和考評時,同時出現另一個極端現象,就是只重思維訓練和寫作技巧,變成只有「通」而忽略「識」。
期望同學多留意「通」和「識」之間的平衡,重視本科和其他學科的知識建構與整合,做到既能「通」、也有「識」的境界。 ■黃家樑 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恩主教書院通識科科主任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