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問世的年代,北宋王朝統治階級日益荒淫腐化,社會矛盾加深。仁宗慶曆初年,人民暴動接踵而起,西北邊境遭西夏侵擾。歐陽修、范仲淹等人針砭時政、力圖改革卻屢遭當權派打擊。於是歐陽修撰七十四卷《新五代史》,通過對五代政治與歷史人物的記述、描寫和批判,表達對北宋王朝的憂慮、對當時弊政和當權派的不滿。
歐陽修借《伶官傳》和《伶官傳序》,告誡北宋統治者防微杜漸,居安思危。本篇短序總結了後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後失天下的歷史教訓,闡明了國家盛衰取決於人事的道理。從結構上看,文章佈局嚴謹,簡而有法。從句式上看,通篇句式長短交錯,反詰句和帶有感歎意味的詞語,使文章具有低昂往復、一唱三歎的藝術效果。從語言上看,對稱詞彙使文章主題更加醒目;虛詞的反復使用舒緩了文氣。
以史促文
《伶官傳序》和《宦者傳論》,就其本質而言,是史學方面的著述文章。史學的研究方法,講求的是實證與客觀,其主觀情感的色彩以淡化為宜。在歐陽修看來,其主張的「明道致用」思想,也決定了其在《新五代史》中,將反思和哀婉作為其作品的主要風格,史學著作的價值也就不僅僅是解構歷史本身,而是警醒後世尤其是當政者,也包括對社會倫理價值的重構願望和知識精英道統擔當的思考。
《伶官傳序》和《宦者傳論》,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文學作品。但是歐陽修在陳述史實的基礎上,以獨特的文氣表現方式,將其的主觀情感融匯於作品之中,但又不妨礙讀者的客觀判斷,所以,將文氣的抽象化轉變為具象化、客觀化和中立化,這是歐陽修的貢獻之一。
其次,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以平實的文字展現出歷代興亡的深刻哲理,所以,就其對文氣理論的貢獻而言,是以大眾和樸素的模式來展現其自身對文氣的領會和運用。在歐陽修的作品中,文氣已不完全是精深的玄妙之物,而是完全可以為讀者感知的文章風格與作者情感。所以,將文氣從感性、主觀轉化為理性和具象;從精深、華麗變更為大眾和平實,便是歐陽修對文氣的貢獻。 ■文: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