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舞蹈團將與香港芭蕾舞團合作,在實驗平台「八樓平台」帶來最新作品《劇.舞》。節目全由香港舞蹈團的中國舞舞蹈員演出,但請來舞團首席舞蹈員陳俊以及香港芭蕾舞團的三位年輕編舞分別編創四個作品,如同四道口味各異的清新小點,為觀眾帶來中西合璧的想像空間。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草草 圖:香港舞蹈團提供
《最紅顏》中的中國美
陳俊的老家在江西九江,從小在北京學舞蹈,第一次來香港時,他才18歲。現在回想起來,一切好像是冥冥中的緣分。那一年,香港演藝學院中國舞系的劉老師回北京舞蹈學院,看到了陳俊跳舞,一眼相中了他,之後力邀他來港,參加香港舞蹈團的一個演出。收到正式的演出邀請函,陳俊高興地給媽媽打了電話,但媽媽覺得他年紀太小,去那麼遠的地方始終有點不放心。「那時也是年少,我和媽媽說,你給我一個機會,也就是四個月的時間。就為了這個事情,上飛機前我還和我媽吵了一架。」
他很快喜歡上了香港,「沒想到這裡還有這樣的天地讓你做藝術和創作。」他喜歡香港有序的制度,更驚嘆於本地舞者的敬業與熱情。「那時候團裡本地的舞者很多,像我們這樣從內地來的很少。他們很敬業,每一天只要進到排練場就能感受到那種感覺,他們會為了自己跳不好而在那裡不停練習。這很吸引我,他們對舞蹈的那種熱愛很單純。我當時覺得,舞團裡很多人已經呆了十幾年還可以保持那種熱誠,是甚麼東西吸引他呢?就是舞蹈吧。後來我知道,還有中樂團,還有很多其他藝團,都在做這個東西。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內地,當時我很多朋友聽說我去香港舞蹈團,都會有疑問:香港有舞蹈團嗎?是專業的嗎?你們是伴舞嗎?我看到這裡有很優勝的地方,有很多東西可以等我去創作。」他的聲音裡仍然帶著那種興奮感。
陳俊小時候其實並不喜歡跳舞。「男孩都化妝,畫得跟猴子屁股似的。」被媽媽送去學習後,在競爭和不服輸中,卻慢慢喜歡上了它。「慢慢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其實男孩跳舞很有魅力。而我自己也有一顆熱誠的心,這一路走來,受傷也有,也經歷過各種事情,都曾打斷過我的跳舞,但我還是堅持到了現在,走到了今天,冥冥中好像注定了要走這條路。」
這次是他首次嘗試編舞,作品《最紅顏》用一首詩來闡述概念:「沙場並肩衝,紅顏捧玉鐘。舞起雲遮月,燭光斧影重。憶昨日,無處尋,魂夢與君同,相逢是夢中。」陳俊說,他從小就喜歡歷史,創作剛開始時,就想簡簡單單地講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後來慢慢的,他把故事放到清朝末年、明國初年的時空中,用另一個角度來闡述。「這個時期是中國正在變革的時候,從這個角度看事情會很有意思。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其實任何時候都可以發生,但是從這個時代背景去看,是想賦予這個故事中國的感覺,也符合我的審美,比如中國女孩的美,在那個時代中有很多表達,它的衣服、顏色等等。很多人來做可能都會選擇做當代些的作品,可以更自由。但我現在把它駕馭在這個背景中,其實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但我會從人的情感點來出發,一路把三個人的關係在台上構建。最大的挑戰與收穫是,編舞對我來說不難,但痛苦的是怎麼把這個事情講清楚。我希望大家至少能看得明白。」
整台舞蹈的動作基本上都出自陳俊的設計,他也在創作中堅持中國舞的特色,「可以用現代的角度去做,但底子還是中國舞。」陳俊說,「中國舞裡面有一種中國的民族特色在,中古傳統的古典美或是當代美,都有一種特別的東西。中國女人的美也是,男人也一樣,那種霸氣和西方的霸氣又不一樣。我創作的時候一直在想這個東西,能夠把這種特色傳達出來,就成功了。我覺得不用局限於某種形式,但是根源不能忘。」
舞蹈、音樂「如影隨形」
節目還請來三位香港芭蕾舞團的年輕編舞跨界操刀,為香港舞蹈團的舞者們編創作品,李嘉博就是其中之一。這已是李嘉博第三次嘗試編舞,對他來說最有趣的是與中國舞舞者的合作。「我是跳芭蕾的,他們是中國舞,兩種不同的舞一起合作,出來的效果比我想像中要驚訝得多。想像中可能會很麻煩,大家的意見可能會互相不明白,我的東西可能對他們太複雜,他們的東西可能對我來說又太自由太誇張。但開始合作後完全沒有這種隔閡,經常是我一提出一個想法,他們馬上就已經領會。這次是一個當代作品,我創作時也在腦子裡把芭蕾舞拋開,他們的現代舞很棒。」
李嘉博來自上海,2003年到香港演藝學院讀書,畢業後進了香港芭蕾舞團跳舞。他說在舞團中有機會接觸許多歐洲與西方的藝術作品,空間十分開放。這次他的作品名為《如影隨形》,是一男一女的雙人舞,沒有具體的故事線,其中的音樂也由他一人創作。舞蹈大概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兩位舞者各自的獨舞;第二段像是開心的雙人舞,「就像從單身到在一起,愛情剛開始時的感覺。」第三段則轉變為傷心的舞蹈。音樂方面,鋼琴貫穿整個作品,第一段有一點電子效果,第二段則用了鼓點來表達開心興奮的情緒。到了第三段,則用鋼琴加小提琴來營造悲傷的氛圍。整個舞蹈中除了舞者,還有兩個「影子」貫穿其中,他們的動作與表演也為兩位舞者的關係起到提示與預兆的效果,整個畫面配上音樂十分優美。「最早我想用多媒體來做,但是既花時間又花錢,後來也想過用紙板人形通過打燈來營造影子。但最後還是用兩個dancer來當影子。」李嘉博說。
李嘉博小時候學過鋼琴與吉他,後來自己用蘋果電腦的音樂軟件來摸索音樂創作。開始學舞到現在,他說自己對於藝術的好奇仍在不斷膨脹,「想要愈看愈遠,感覺一直學不完。特別是芭蕾,要求太高了,慢慢的,自己的性格也變得追求完美,想要跳更多、編更多。不僅在舞蹈上,在人生、藝術方面也是。」
《劇.舞》
節目:《最紅顏》編舞:陳俊(香港舞蹈團)
《如影隨行》編舞:李嘉博(香港芭蕾舞團)
《第二樂章》編舞:李怡燃(香港芭蕾舞團)
《SoLo》編舞:尊尼芬.斯納(香港芭蕾舞團)
時間:3月22至23日 晚上7時45分 3月23至24日 下午3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