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證券股票衍生產品執行董事 雷裕武
港股近日自高位反覆下跌,恆指上周曾一度失守22,000點,許多投資者的帳面利潤也大幅縮水。相信目前不少朋友正陷於兩難之間,到底應沽貨離場,等待下一機會,還是繼續持貨,捕捉短期或許出現的反彈市?誠然,儘管我們沒法準確地預測後市,只要有效地透過市場上不同的投資產品,善用其獨特優勢來增加投資彈性,也有望提高勝算。
認股證(窩輪)最為人所認識的特性,莫過於其「刀仔鋸大樹」的槓桿特性,其價格波動性極高,一向被視為短線買賣的工具,其他投資價值則甚少被提及,筆者曾在本欄提及,不少資深的投資者會利用窩輪作風險管理(或稱為對沖風險),常見如購入相關認沽證,減低手持股票組合的市場風險,其實,這與買保險的概念如出一轍。
上周有讀者透過電郵查詢實際的運作方法。要減低市場風險,投資者可利用市場一些看淡的投資產品,如認沽證、認沽期權或熊證等,此類產品的價格特點是,其表現與正股走勢背道而馳,當股價下跌時,輪價上升,其中的利潤有望抵銷正股持貨部分或全部的虧損,加上透明度高,投資者不用匆匆沽貨離場,為自己多添彈性。
到底應買多少窩輪來對沖持貨風險?窩輪對沖值(delta)是主要關鍵,舉例來說,投資者持有10,000股中國人壽(02628),3月14日的收市價為22.2元,假如他預期股價短期或有下調壓力,可購入中期貼價的認沽證(兌換比率10:1),每股對沖值為0.435,最終需要購入的認沽證數目為(10,000股×10)/ 0.435 = 229,885股,約230,000股,由於當日該輪的市價為0.153元,因此對沖的成本為230,000股×0.153元,即35,190元。
數日後,中壽的股價跌至21元,而該沽輪的最新價值為0.198元。雖然投資者的正股持貨價值隨股價下跌12,000元(22.2元→21元),但另一邊廂,沽輪價值則增加10,350元(0.153元→0.198元),大大抵銷投資組合的虧損。
投資者需留意,為簡化起見,以上計算是假設其他因素不變,要知道,認股證的價格走勢或會受其他因素如引伸波幅、街貨量或流通量所影響,因此,最終也有會跟預期狀況有別。
窩輪對沖值舉足輕重
聰明的讀者或會發現,窩輪對沖值在整個對沖策略下舉足輕重,直接影響所需購入的沽輪數目。一般而言,中期貼價的條款,對沖值約為0.4-0.5,要取得窩輪對沖值,其實辦法非常簡單,投資者可瀏覽各大窩輪發行人網頁或財經網站,取得相關數據,建議投資者小心選擇。
當然,投資者也要弄清楚買入窩輪的目的是為對沖持貨還是投機買賣,購入相對較多或較少的窩輪也會影響結果,切勿購入一些年期極短的末日輪,其時間值損耗速度每日加快,最終或出現正股窩輪同時虧損的情況。(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