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藝天地•手寫板:離奇古怪的民間蛇俗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福建地區保留著崇蛇習俗。網上圖片

文:戴永夏

 蛇是一種聰明靈活、神秘而又兇猛的動物,遠古時代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之中。由於古人生存條件差,防範能力弱,所以經常受到毒蛇的傷害。蛇患令人對蛇望而生畏,而蛇的超強本領又讓人對牠由畏生敬,把牠當做崇拜對象。人們對蛇這種敬畏交織的複雜感情,便演繹出離奇古怪的民間蛇俗。

以蛇為榮的崇蛇習俗

 在我國,崇蛇作為自然崇拜的民間信仰之一,源遠流長。遠古時,一些部落就以蛇為圖騰。神話中一些古代英雄,也被賦予了蛇的形象。如開天闢地的盤古是「龍首蛇身」《廣博物誌》);被稱作人類始祖的伏羲和女媧是「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列子》);而華夏民族的最初領袖黃帝則是「人面蛇身,尾交首上」(山海經.海外西經)。這些英雄儘管威望崇高,神通廣大,但都生著蛇的身軀,從中折射出蛇在上古時期備受尊崇的地位。

 古人崇蛇的另一載體是建蛇王廟,祭祀蛇神。因為蛇在我國分佈較廣,蛇王廟的數量也較多。至宋代,蛇王廟已經遍及全國。為了進一步對蛇神表示尊重,各地還給祭祀的蛇王附會一個歷史人物。如福建的蛇王多附會為一僧人,江浙一帶多附會為「方正學」。 方正學即明初反抗燕王朱棣靖難的方孝孺,他因忠於建文帝、不為燕王朱棣草即位詔而被磔於市,受其牽連被誅殺的親友達數百人。浙人將備受敬重的方孝孺奉為蛇王,雖有些不倫不類,但愈發體現了蛇王地位的崇高。

 崇蛇之風雖然分佈較廣,但蛇多的南方地區遠勝於北方。尤其福建地區,一直保留著較多的崇蛇習俗。在今南平市延平區漳湖鎮,從明代起就建有供奉連公爺的蛇神廟,塑有肖、連、張三蛇王神像,他們全為帝王裝束。舊時每年元宵節前後舉行春祭遊蛇燈活動,農曆七月七舉行秋祭賽蛇神活動,都非常隆重。又據《閩雜記》載:「福建漳州府城南門外,有南台廟,俗稱蛇王廟,其神乃一僧像。」據說城裡人若被蛇咬傷,到廟中投訴後即可消災,並可在廟後見到一條斷腰或斷頭的死蛇,那就是蛇神對作孽者的懲罰。

「妙法」避蛇堪稱奇

 人們崇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怕蛇。為了免受蛇害,很多人採取了「惹不起,躲著走」辦法,這便產生了「避蛇」習俗。

 魏晉以來,道士經常進山修煉,避蛇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對避蛇的方法也格外重視。為此,晉時著名的道教領袖葛洪在《抱朴子.登涉》一書中介紹了幾種避蛇「妙法」:道士進山前,先要凝神靜思日月和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的形象,讓這些神靈護住身體,然後來到山林草木中間,左取三口氣,屏住呼吸,再向山草吹去,想像這股氣已經像紅色雲霧瀰漫於數十里內,這樣進山就不容易遇到蛇。如果遇到蛇,就面向太陽,左取三口氣,屏住呼吸,然後找根木棍壓住蛇頭,手轉蛇身,在地上畫個牢獄,把蛇放入「獄」中。只要不朝蛇身上吹氣,這條蛇就永遠也不能出「獄」。

 唐代道士、「藥王」孫思邈在《千金翼方.禁蛇毒》中,介紹的避蛇方法更為神奇。他說,要防毒蛇出現,就在三月三日夜間,面北焚香,屏住呼吸念誦以下咒語:「日出東方,赫赫煌煌,報你蛇蟲,遠逃深藏。你若不藏,鸛鵲步罡,食你蛇頭,吞汝入腸。大蛇死,小蛇亡。急急如律令!」毒蛇聽了這咒語是不是真的「遠逃深藏」?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民間,也有「見蛇三分災」之說,認為見到蛇是「凶兆」,應盡量避而不見。如果見到正在交配或正在蛻皮的蛇,更不吉利,除不要隨便告訴他人外,還應趕緊從自己的頭上拔下一根頭髮,再從衣服上扭掉一顆紐扣,吐一口唾沫,以此來化解災難。如果在家中的屋樑上、房簷下及燕子窩裡發現蛇,預示著家中要死人,唯一的化解方法就是燒香禱告,求蛇趕快離開。

打蛇、護蛇各有「理」

 還有些人,受見到蛇為「凶兆」的影響,對蛇異常恐懼,見到後必欲除之而後快,這便產生了「打蛇」習俗。

 我國北方有些地方,流傳著「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蛇勿死蛇討命」等諺語,一些人見蛇就打,打必打死,認為只要把蛇打死了,「凶兆」便可化解。如果打不死,蛇會再來報仇。而打蛇最好是將蛇頭砸爛。否則,如果只砸斷了蛇身,蛇頭上不久又可長出新的蛇身,前來尋人報仇。故曰:「蛇不打死害眾人,虎不打死當禍根。」

 當然,打蛇主要是打野外的蛇,而對生活在人們家中的「家蛇」,則在保護之列。據說家蛇為富裕的象徵,牠主一家的財運。有了家蛇,米囤的米永遠吃不完,家蛇會把米源源不斷地從外邊運來。

 其實打蛇也好,護蛇也罷,都是封建迷信思想作怪。因為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蛇偷運糧食完全是無稽之談,而見到蛇為「凶兆」亦屬荒謬。不過,蛇能滅鼠除害,是農業的好幫手,這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在當今,蛇已經成為保護動物,不准隨便捕殺。而打蛇也成為有害的陋俗,應該堅決革除。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漢籍的東傳與文明的交融 (2013-03-27) (圖)
來鴻:草之青韻 (2013-03-27) (圖)
文藝天地•生活點滴:粉 餃 (2013-03-27) (圖)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燕 (2013-03-27)
文藝天地•手寫板:離奇古怪的民間蛇俗 (2013-03-27) (圖)
歷史與空間:海峽兩岸民間的「廟會文化」 (2013-03-26) (圖)
豆棚閒話:識 人 (2013-03-26)
生活點滴:初春佳餚醃篤鮮 (2013-03-26) (圖)
亦有可聞:桃花流水刀魚肥 (2013-03-26) (圖)
古典瞬間:耐人尋味的《報任安書》 (2013-03-26)
畫中有話 (2013-03-26) (圖)
歷史與空間: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前世今生 (2013-03-20) (圖)
豆棚閒話:橄欖的餘味 (2013-03-20) (圖)
文藝天地•試筆:大 海 (2013-03-20) (圖)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春天的包裹 (2013-03-20)
文藝天地•心靈驛站:離別中的古典情懷 (2013-03-20) (圖)
歷史與空間:俗眼看佛 (2013-03-19) (圖)
古典瞬間:「鬼子」 (2013-03-19)
詞話詩說:你老闆 (2013-03-19)
來鴻:聽白先勇講《父親與民國》 (2013-03-1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