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珉權水墨作品
文:Jasmine
新加坡國家級藝術家吳珉權的14件最新水墨作品,現正在港進行展出。吳珉權是首屈一指的新加坡國家級藝術家。他生於蘇門達臘島棉蘭市。在八歲時跟隨家人移民到脫離日治時期的新加坡。之後,他成為了藝壇先驅鍾泗賓(1917-1983年)和陳文希(1906-1991年)的學生。在老師陳文希的鼓勵下,獲得福特基金會獎學金的他遠赴紐約藝術學生聯盟進修兩年,拜師於抽象表現主義畫家Sidney Gross(1921-1969年)。後來,吳氏以天賦的直覺創立了一套嶄新的視覺語言。
他在返回新加坡後,意圖在他的創作中發展東方觀點。那段學貫中西的日子促成吳氏以中國媒介表現色彩變化多端的抽象繪畫主義,造就了他日後的獨特風格。在1960至2000年間,他堅持沿用油彩、塑膠彩、水墨和拼貼媒介創作,毫不間斷地實驗不同媒介的可能性以增強其作品的抽象繪畫表現性。然而,這位藝術大師對中國水墨畫的熱情從未褪減。他建基於中國價值觀、文化和傳統,創作既富東方優雅韻味,又不乏當代藝術風格的畫作。今次我們便將與吳珉權展開對談,探索熱帶雨林的鮮明與強烈。
這次展覽的概念是?
吳:主要是點出大自然的美麗,特別是熱帶森林的美態。大自然不斷在變,總是給我源源不絕的靈感。這也是我為創作常常到不同地方旅遊的原因。
同時,我利用了東方和西方的作畫方法表達了的對大自然的感覺。1950年代末,我拜師於陳文希,學習水墨畫,之後便到紐約進修。在更早前的求學時期,我在新加坡華僑中學學中國書法。當時我欣賞水墨大師齊白石和任頤,但又不想以傳統方法作畫。我跟自己說要向更當代的方向發展。對於我來說,當代就是用色強烈,也就是我在西方學成的空間建構。1970年代後,我便開始創作水墨畫。
參展作品主要有怎樣的創作特點?
吳:我利用中國水墨、中國彩墨和水墨筆劃表達對美麗大自然的感覺,把我瞬間的感興轉化成畫。一些我從未到過的地方往往會觸發我的靈感。
中國水墨畫的顏色非常重要。顏色猶如音樂般美妙,有些顏色又強又重,有些又靜又柔和。其實藝術家跟指揮家一樣,把不同節奏的顏色放在一起,譜出不同感覺的音階和樂曲。
創作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經歷?
吳:我發現了很多宣紙的特點。它的吸水力竟可令不同顏色更鮮明強烈。與宣紙為伴為我帶來無窮樂趣。
我很喜歡探索物料的可能性。在過往數十年,不斷試驗不同的物料,如油彩、丙烯酸、水墨、玻璃、中國剪紙、版畫、織物、竹、繩、沙和釘子等鏽色物件。
對這次展覽的一些期待?
吳:我希望香港的藝術愛好者能感受到與中國大陸水墨畫不同的感覺。希望他們能感覺到熱帶雨林在陽光下的溫暖。也希望他們能感受到在中國水墨畫中被忽視的鮮明強烈的顏色。
「熱帶彩林」-吳珉權水墨新作展
時間:即日起至4月27日
周一至周五 上午10時至下午7時,周六 上午11時至下午3時
周日及公眾假期,敬請先行預約
地點: iPRECIATION誰先覺畫廊(中環康樂廣場一號怡和大廈LG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