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除了強調「社群媒體」的作用外,宇野肯定AKB48的最大論據,就是站在她們反映出民主化的參加型遊戲之魅力所在。首先,可從「選拔總選舉」的機制中體現,最初的AKB48成員是由秋元康自身作獨斷決定以取捨,後來在粉絲社群中出現此舉太過獨斷的批評,於是逐漸衍生成現在大規模由購買唱片者作出投票的規則來。
其次是十年開始引入猜拳大會的元素,透過純粹靠運氣的猜拳遊戲,從而決定出新單曲唱片參與成員以及主唱角色等安排。本來此與民主以及實力主義的理性角度大有出入,但在宇野的詮釋下認為提供了「下剋上」的角色逆轉契機,同時亦以此作為她們身處現實殘酷競爭社會縮影的具體反映寫照。
第三是把AKB48視為一個大型遊戲的試煉場域,表面上今天她們是歌手,但實際上將來各人在藝能界內出任甚麼角色(司儀/搞笑藝人/女優/女模/聲優)仍是一大謎團,於是從根源出發就好像秋元康所云AKB48正是「實現夢的工場」——而粉絲的樂趣正是一同參與這場未完成的育成遊戲,透過支援吶喊而介入真人版的「人材育成遊戲」。此所以推至極點,宇野得出以下駭人聽聞的結論:「循此思考,對AKB48的樂曲不濟、歌唱技巧欠佳、跳舞馬虎等批評,應該非常清楚其實是沒有任何意思的舉動。」
說到這裡,看來大家都不得不拍案驚奇!首先,我所指的後設邏輯,正是宇野一直採用AKB48運作程式作為肯定論據,問題是模式從何時開始逆轉成為「引爆點」(Tipping Point),這才是值得深思的地方。事實上,濱野智史提出以「長尾理論」的角度去解釋AKB48初期的運作情況,其實更加貼近現實。AKB48作為原來不受重視,不過種類繁多(擁有不同隊伍及支部),加上提供服務的總量又夠巨大(秋葉原的專屬表演基地),於是總收益仍有機會出現與主流偶像匹敵的局面(此正屬長尾理論的方程式)。然而核心關鍵是:究竟AKB48何以突破長尾局限?如果「社群媒體」真的是幕後的最大推手,那麼背後的民主化想像又是否站得住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