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復活蛋。
為期兩個多月的「法貝熱——俄羅斯宮廷遺珍」展在本周一正式落幕。這是俄國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在本港罕有的全員出動。透過展品的橋樑作用,不少人了解了一部滄桑的俄國近代史,更為展品背後的故事以及時代風雲所慨歎。展覽落幕,但是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對那段俄國歷史的疑惑、無奈和傷感,還將會通過這些閃爍光亮的展品,繼續存在下去,算是時代的一種警示。
在是次展覽的所有珍品中,最能夠顯示沙皇風範和權力象徵的,便是一個克里姆林宮復活蛋,是1906年沙皇贈送給皇后的禮物。由黃金、白銀、縞瑪瑙製成。這枚復活蛋是為紀念1903年復活節沙皇尼古拉二世與皇后費奧多羅芙娜造訪舊都莫斯科而製作的。復活蛋的白色琺瑯表面和上部金頂的造型源自聖母升天大教堂——俄羅斯沙皇舉行加冕儀式的場所。支撐復活蛋的基座則以克里姆林宮的角樓為創作原型。復活蛋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基座裡有一個音樂盒,可以播放兩首由卡斯塔斯基 (1856–1926)作曲的傳統復活節詩歌。據香港文化博物館相關人士介紹,這件展品來港前,克里姆林宮博物館負責人曾開啟其中的音樂盒,其旋律的清脆悅耳,令在場人士驚歎。
若查詢這枚復活蛋製作的1903年到1906年期間的俄國歷史,會發現其整個國家都處在動盪不安的時局之中。一方面,日俄戰爭爆發,俄羅斯全國總動員參與戰爭,最終卻因腐敗而在1906年一敗塗地。同時,俄羅斯國內的民權運動也是風起雲湧。在這期間最為著名的歷史事件,便是被列寧稱之為「十月革命總演習」的1905年革命。起義的威脅,使得沙皇迫於民意,不得不改善施政和民生,並召開國會杜馬。這是俄羅斯近代歷史上最為動盪的時期,改革的訴求、民眾的怨氣、貴族的奢侈、皇室的鋪張,構寫了那個時代的波濤洶湧與光怪陸離。在如此的氛圍下,俄羅斯皇室卻仍舊熱衷於豪華享受。這枚復活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那時的俄國皇室與民眾的距離是多麼遙遠。
另一件令人扼腕歎息的展品是「未完成的復活蛋」,為1917年的俄國皇儲阿列克謝的星座復活蛋。這枚復活蛋由萊茵石、玻璃、鑽石製成,上半部的蛋體由鈷藍色玻璃裝嵌而成,底部是一個雲狀的水晶石基座。蛋體和基座上都鑽好了小孔,但其他細節裝飾還沒有完成。為了重組原貌,蛋體的兩半以白色的有機玻璃接合。蛋體的上半部展現了北半球的星空。 這些星辰本應鑲以鑽石,其中最顯眼的是獅子座,亦即阿列克謝皇儲出生時所對應的星座。阿列克謝是尼古拉二世五名子女中唯一的兒子,他的出生被視為是沙皇家族延續王朝命脈的希望,沙皇為體現愛子之心,向其贈送了這樣一件珍寶。但是,1917年大革命的爆發,讓復活蛋成為了未完成的絕響。
1917年的俄國,已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凋敝,民眾反戰情緒強烈。雖然沙皇政府不斷以「保衛祖國」來提升民心士氣,但是已經無法再獲得民間和知識分子的認同。腐化的政治、改革的停滯所帶來的軍隊戰鬥力下降以及在前線的敗局,讓人們對沙皇家族的統治已經失去了耐心。終於,在1917年的公曆三月,爆發了史無前例的民主革命,徹底推翻了沙皇的統治,帝國轟然崩塌。數月後的公曆十一月(俄曆十月),十月革命爆發,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逮捕了沙皇家族,並在次年將整個皇室盡數處決。
「法貝熱——俄羅斯宮廷遺珍」,確實能夠如部分傳媒所推介的那樣,「展現俄羅斯皇室的家庭恩愛與和睦」,所展出的展品,也確實是藝術中的瑰寶。這一點無人能夠否認。但是,我們除了欣賞這些藝術品,更要清楚那個時代的脈絡。也惟有如此,才能夠真正明白阿列克謝皇儲星座復活蛋「未完成」的真正原因。一路哭不如一家哭。這些復活蛋體現了皇室的恩愛,卻也印證了百姓家庭的悲苦。展覽告訴我們,沙皇及其皇族成員享受這些珍寶,對即將到來的革命卻全然不知,對底層民眾的哀嚎更是視而不見。展覽已然落幕,沙皇帝國更是早已崩塌,為他們扼腕歎息之餘,也應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圖:資料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