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213志願者與大屠殺倖存者合影
記者在觀察「1213志願者同盟」的成員構成時,注意到其成員的階層、職業具有很大的多樣性、跨越性。足見其是一個極為綜合與完整的社會義工群體。在志願者群體中,有林華強這樣的警察公務員;有文心這樣的愛心領跑者;有被當地傳媒視為大學生創業典型的CEO鄭偉傑,這一個又一個姓名告訴我們,中國內地的民間慈善事業,已經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民間社會的無窮動力正被逐步激發出來,這也是當下中國內地民間義工組織發展進入嶄新層次的重要表現和特徵。
不少人認為,商品經濟的大潮下,一切向錢看,一切唯利是舉。但是,來自各行各業的「1213志願者同盟」成員,則是為著「獻出愛心、與時間賽跑」的理念走到了一起。他們在聆聽那個時代的最後脈搏中聲中,知道了自己的責任,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了解了新一代中國人感恩的心願。這再一次印證了「愛是永恆的」這一命題,且這種愛,是一種民族的大愛,人文的大愛。1213志願者組織的故事,得到了內地官民的一致肯定。固然,這樣的志願者組織,在日常活動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缺少專職的社工等。但是,隨著社會管理體制以及民間組織登記制度的改善,民間組織正規化運作,已經是指日可待。
當前,中國內地的不少民間志願者組織是以互聯網作為社交和動員工具的。即便是未來採取基金會化的運作模式,互聯網作為志願者交流的工具,其地位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畢竟,志願者組織是依理念和目標而維繫、團結的;志願者相互之間,也是平等的關係。這種純粹性的繼承,尤為可貴。
志願者們對歷史的記錄令人動容。歷史的傳承與現實的刻寫,使得我們生而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繼承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不是抽像無物的說教和灌輸。民族的歷史,尤其是骨肉同胞的苦難血淚史,深刻而具體地蘊含在文化的積澱中,需要有人記錄,需要有人聆聽,更需要有人去幫助他們走出戰爭的殺戮陰影中。既然我們明白身為中國人的自豪和使命,則我們有責任建設自己的國家,提升民族認同感與民族大愛情,使國民安居樂業。要想使公義、幸福降臨在我們的祖國,使得國土安靖、人民生活飽足;使得老有所養、幼有所學,則我們新一代炎黃子孫就應該承先啟後,不自外於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必須對那些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哭泣者,給予足夠的關愛與照料;我們必須對中國過往的血淚史,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回溯。因為這些中國歷史的哭泣者,承載了這個民族的苦難。
胡適先生曾經在中國命運危亡的時刻力挽狂瀾,發出了「整理國故」的呼籲。因為只有整理國故,才能夠明悉國史,才能夠對國家的現狀與前途有更為深切的體認。南京大屠殺,細菌戰,戰爭期間的中國勞工以及健在的抗戰老兵——這些人,以及他們的經歷,都是我們這個民族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更是我們同心戮力去開創、追尋中國夢的精神動力。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美好夢想的疊加和凝聚,是具體而現實的。戰爭倖存者的夢想,就是我們這個國家的夢想;他們的尊嚴,就是我們民族的尊嚴。正是本著這樣的初衷,1213志願者組織的成員們,總是在最不為人所留意的屋苑中、最不為人所關注的街巷裡,一次次寫下動人的民間時代新詩篇。
民間志業,生生不息。隨著中國內地社會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1213志願者同盟」終將能夠在未來的日子中繼續大放異彩。而我們更加堅信,中國內地的民間慈善事業,也將越來越蓬勃。
文: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