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民政協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攝影表達伴人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這是劉曉峰在第四屆華賽獲獎作品《古老造紙術在延續》。他在四川夾江馬村一帶,看到那裡傳承千年的手工造紙法,幾乎原版再現了蔡倫的造紙術,感到「很傳統,很有文化韻味」,便幾乎拍了一整天,而後從大量的拍攝存儲數據中選出了10幅參賽。

 劉曉峰愛好攝影,又將其作為深入基層開展工作的工具,乃至思考問題的手段。平時考察調研時,他都隨身攜帶相機,遇到環境污染、濫砍濫伐等現象,他會一一拍攝下來。他說,用電腦展示在考察現場拍攝的照片,「表述問題更有衝擊力,效果更直觀,更能打動人心。」

 劉曉峰的父親是一位美術工作者,母親是一名醫生。「攝影是起之於愛好,終之於意志。從事美術工作的父親帶給我感性,從事醫療工作的母親給予我嚴謹,家庭的熏陶使我在少年時代就拿起了相機。」他上中學時節衣縮食、攢錢買下的華山牌135照相機,至今還珍藏著。為提高攝影水平,他在上世紀80年代自學了美國紐約攝影學院的專業教材,並不斷向行家請教。

理政多維度 視角重人文

 劉曉峰最喜好拍人文題材。他說:「人文類攝影最能體現拍攝者的思維與視角。」近年來,他的攝影作品多次在大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獲獎。

 在接受採訪時,劉曉峰說:「為政與為文,千百年來一直都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兩個理想。為政可以為民做實事,為文可以用思想影響人,兩者都能兼得,是為幸福。工作是我切入現實、為人民服務的一種方式,而攝影卻使我在看待問題、處理問題上多了一種視角與維度。這種角度可稱之為人文的角度。而以人文的角度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無疑比較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本義。」

相關新聞
人民政協專刊(第十三期) (2013-05-23) (圖)
同頻共振做貢獻 嘉言懿行樹榜樣 (2013-05-23) (圖)
「一庫清水永續北送」 杜青林率政協特邀常委考察南水北調工程 (2013-05-23) (圖)
千里走訪察生態 劉曉峰率隊調研長江上游 (2013-05-23) (圖)
工商聯主席:民企最關心兩大問題 (2013-05-23) (圖)
地方動態:北京:首開議政會 建言養老服務 (2013-05-23)
地方動態:上海:重點提案督辦 保護公民信息安全 (2013-05-23)
地方動態:陝西:追三億專項金 為民辦教育撐腰 (2013-05-23)
廖長城法律服務經驗豐富 助內地推法制建設 (2013-05-23) (圖)
認同做好「內交」 維持兩地好關係 (2013-05-23)
利用提案權 影響國家政策 (2013-05-23)
推兩岸四地法律合作 分享經驗 (2013-05-23)
港區省級政協聯會 辦集思會定方向 (2013-05-23) (圖)
筆墨春秋築新局 回歸史料列重點 (2013-05-23) (圖)
統籌立體協作 聯動匯聚合力 (2013-05-23) (圖)
探討機制創新 倡史料數字化 (2013-05-23) (圖)
徵集港澳史料 見證回歸發展 (2013-05-23) (圖)
美麗中國機制先行 生態補償調節樞紐 (2013-05-23) (圖)
天府水陸通經絡 航電結合望長遠 (2013-05-23) (圖)
震感強烈尋緣由 見微知著問科學 (2013-05-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民政協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