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藝天地•亦有可聞:端午粽香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05]     我要評論

文:青 絲

 我家過端午節向來很隨意,今年母親不知為何突然來了興趣,說要包粽子,且提前就買好了粽葉和捆紮的草繩,令我非常期待。

 近年我對外間的粽子少有好感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商家為了方便和提高作業效率,改成用絲線捆紮粽子,讓人在剝食的時候,心理上就有一種牴觸情緒,感覺吃到嘴裡的粽子,帶有後工業時代的口感。粽子和月餅一樣,都是承載著情感和文化的食品,其中的傳統意味不可缺少,有些細節是不能簡化忽略的。

 在我的記憶裡,家裡端午節包粽子,只是幼時有過一回。有一年,老家來的親戚帶了幾斤自種的糯米作為土儀,本來是要留到春節吃的,因保存不善,糯米有了蟲子,母親見端午在即,就把糯米泡發了,加入少許鹼水,裹成三角形的小粽子。經過數小時的烹煮,浸潤了粽葉清香的糯米,已由雪白變成了明黃色,像是一塊溫潤的米糕,咬一口,淡雅的清香會透過舌尖,一直滑到心頭。或許是有親身參與的原因,感覺這一次裹的粽子特別的美味。

 即使這樣的事情不是每年都有,但粽子也還是有得吃的。以前,敝鄉每年都會舉辦龍舟比賽,提前半個月左右,河面上就有參賽的龍舟開始練習了,鏗鏘的鑼鼓聲,不斷提醒著人們,吃涼粽的時刻已經到來。街上的國營飲食店,也會開始供應涼棕。清人李調元的《南越筆記》曰:「端午為粽,以冬葉裹者曰灰粽、肉粽,置蘇木條其中為紅心。以竹葉裹者曰竹筒粽,三角者曰角子粽,水浸數月,剝而煎食,甚香。」過去嶺南之人,端午吃的粽子多為肉粽,考慮到端午正值盛暑時節,人們對肥膩的肉粽很難產生興趣,加之也不易保存,所以近代端午應節的粽子,多改為添加了鹼水或硼砂的涼棕,於柔韌的口感之外,還有一點點清涼。如果吃的時候,偶然想起楊萬里的詩句「時有微涼不是風」,就更會有一種頓悟之感,因為那清涼確實不是風,而是粽子裡添加的鹼水的作用。

 涼棕沒有餡,也沒有味道,通常是蘸糖漿吃,除了清雅的糯香,還有一股淡淡的焦糖香,口感非常別致。一隻涼棕只有手板大小,就連小孩也能吃上幾個,而店舖賣涼棕,會用剪刀替客人把涼棕剪成不規則的小塊,再配一小碟黃糖漿,讓人蘸食,考慮非常周到。不少人是一口氣買上幾十個,拿回家裡與家人共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蘸白糖或蜂蜜吃,清爽甜香之外,還另有一種溫馨的親情滋味。一時吃不完的涼棕,剝開粽葉晾放兩天,待粽子變得乾韌,切成片煮糖水吃,又能品味到完全不一樣的情致。

 也有一些外來移民,吃不慣沒有餡的涼棕,要借端午節重溫家鄉的口味,會在粽子裡裹入火腿、鹹蛋黃、排骨、乃至紅薯、芋頭、蠶豆……各地方的人,把自己的飲食體驗、以及對食材的理解,裹入到了粽子當中,使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口感和氣質。而也正是這種傳統與創新的交相輝映,豐富了節日的內涵,構成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夢熊有兆? (2013-06-05) (圖)
來鴻:小家碧玉清新荷 (2013-06-05) (圖)
文藝天地•亦有可聞:端午粽香 (2013-06-05)
文藝天地•手寫板:綠滿紅葉谷 (2013-06-05) (圖)
歷史與空間:楊柳的詩意絮語 (2013-06-04) (圖)
生活點滴:太陽的味道 (2013-06-04)
詩情畫意:香江即事 (2013-06-04)
心靈驛站:泡 桐 (2013-06-04) (圖)
來鴻:琴韻書聲誦百年 (2013-06-04)
畫中有話 (2013-06-04) (圖)
歷史與空間:秦公、王、帝陵的考古學研究 (2013-05-29) (圖)
亦有可聞:端午的期待 (2013-05-29) (圖)
文藝天地•心靈驛站:旗袍物語(五) (2013-05-29)
文藝天地•試筆:心 殘 (2013-05-29)
文藝天地•生活點滴:回憶蘆葦蕩 (2013-05-29) (圖)
歷史與空間:麗江機場憑弔 (2013-05-28)
豆棚閒話:又到洛陽賞牡丹 (2013-05-28) (圖)
詩情畫意:野 草 (2013-05-28)
生活點滴:山村無處不飆歌 (2013-05-28)
詞話詩說;最好的時刻 (2013-05-2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