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李樹甘 歐陽家騏
受惠於「個人遊」計劃及經濟復甦,食肆生意增加。直至2012年12月,餐飲服務業約二萬間機構共聘請約23萬名員工,接近總就業人數的9%。但近年餐飲業出現人手短缺問題,有行業商會人士指餐飲業空缺人數估計達一成。餐飲業發展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有顯著影響,必須謹慎地處理行業面對的問題,否則長遠影響服務質素。
普遍來說,餐飲業對員工的技術要求不高,但員工工作頗忙碌,工作亦具有一定程度的體力勞動及厭惡性,如洗碗及執拾碗盤等等。「下四門」的工種,即是清潔、洗碗、傳菜和樓面的工作比出品部更缺乏人手。前線員工短缺對服務質素有很大影響。顧客在餐廳需要揚手好一段時間才有服務員招呼,甚至需要顧客使用自助服務,致使服務質素較差。出品部,包括廚房、點心,近一、兩年也逐漸出現人手短缺。面對人手短缺問題,有店舖經理需要兼任洗碗工作,亦有店舖勸說現職員工工作更長的時數,員工變得更辛苦。甚至有店舖反映由於人手不足,每星期被迫休息一天,以在有限的人手內滿足法例對休息日的要求,但業界仍需要就這一個休息日付上代價,包括租金等固定成本(fixed cost)在非營業日仍然存在,人手短缺大幅增加了企業的營運壓力。人手短缺使餐飲業營運困難,服務質素下降,影響餐飲業的形象。
再者,雖然「個人遊」計劃帶動總體人流上升,但是遊客大多選擇具有名氣或者大型食肆進餐。因此,可吸納較多生意,甚至擴大業務,增加規模減低成本,較能承受租金大幅上升,較易招聘和挽留員工。可是,中小型食肆生意受惠不大,生存空間更少。隨著大型食肆的擴張,店舖競爭加劇,空置舖位更少,令店舖租金上升,企業營運變得更困難。
辛苦工 難吸引新人入行
餐飲業的人手短缺問題有三。首先,持續性的人手短缺問題使每名現職員工工作量更大、工作時數更長,工作變得更加辛苦,致使更多現職員工離職,更少勞工願意入行工作,人手短缺問題越難解決。其次,最低工資實施後,餐飲業的工資水平與其他行業的距離收窄,更多現職員工及待業勞工更願意選擇工作較不辛苦,卻又賺取相若工資的行業工作,員工流失更嚴重,入行者亦較少。
此外,隨著社會上勞工教育水平上升,很多年輕人持有專業或管理學歷,不願意從事低技術及具有一定厭惡性的工作,教育政策未能配合目前市場的需要。
有餐飲業商會人士指,現時行業有透過自助點菜、自助吧等方法紓緩人手短缺問題。食肆亦以使用洗碗機等機械減低人手需求,但目前這些機械仍需要人手操作,未能完全消除對人手的需求。業界亦正考慮在滿足對食物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設立中央工場,包括中央清潔工場、中央煮食工場等等集中處理碗盤清潔及食物處理工序,藉此減低人手需求,善用有限人手。現時亦已經有連鎖中式酒樓把煮食工序集中於食品加工場,再運輸到不同分店,減少了分店對於出品部人手的需求。
再者,業界和學校都有對勞工及現職員工進行培訓,訓練機構包括中華廚藝學院及職業訓練局等等都有舉辦相關課程,但每年受訓的人數只有寥寥數百,面對行業龐大的需求實是杯水車薪。商會代表表示輸入外勞有助業界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