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緬甸製衣業正在起步,將利港商拓展商機,圖為緬甸華人製衣工廠。 記者李昌鴻 攝
——日韓星台企先登 仰光城郊地搶光
「緬甸,緬甸,商機無限!」這句話成為鍾國斌最近的口頭禪。身為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製衣同業協進會會長,鍾國斌5月下旬率領香港紡織及製衣考察團50多人赴緬甸考察投資環境。連日舟車勞頓、每天十多個小時的奔波,協會終於找到2,000英畝私人土地投資建廠,計劃6月底簽約。記者隨團採訪時發現,除珠三角港企外,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甚至在越南投資的港企也蜂擁到此。可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企業早已捷足先登,在緬甸跑馬圈地佔據優越地理位置。毫無疑問,緬甸已成為亞洲製造業企業的投資熱土。 ■記者 李昌鴻、熊君慧 緬甸報道
緬甸人口近6,000萬,經濟落後,製造業薄弱,惟總統吳登盛2011年上台後,矢志全面改革開放,近幾年來新政不斷,而其外商投資法的頒布令大量外資躍躍欲試。看準機遇,香港多個商會組織企業家到緬甸考察。5月中下旬,鍾國斌率領的50多港商再度赴緬,成員包括製衣、紡織,塑膠包裝、箱包、針織設備和貿易商等企業家。然而,他們剛抵達仰光,就大失所望,原來仰光城郊土地早被各國企業搶光。
外國政府撐企業圈地
原來,緬甸的低成本效應早已吸引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和大陸等國家和地區的大量廠商到此跑馬圈地。去年,日本便組織600家企業赴緬甸考察;日、韓兩國也由政府出面,與當地政府洽商土地,兩國企業在緬甸政府支持下拿到大片租金優惠的土地;新加坡、台灣和香港等地企業也不甘落後,近年密集到緬甸投資,導致緬甸的工業用地被各方激烈地爭搶。鍾國斌說,正是看到在緬甸投資競爭激烈,去年在香港貿發局組織下,以協會名義抱團拿地,「這遠比單打獨鬥的風險小」。
政府土地處處「也沒了」
在仰光碰壁之後,考察團決定奔赴仰光附近的勃古省(Bago)勃古區。誰知考察團抵達勃古區,當地政府領導兩手一攤表示無可奈何:「這裡的地也沒了!」原來近兩年來,韓國企業拿600英畝(約3,600市畝),日產汽車拿800英畝,內地公司拿200英畝,政府手裡只有5英畝至6英畝。看著一行人失望的表情,該區領導建議,緬甸富豪擁有大片私人土地,建議他們與私人商討租地設廠。
記者注意到,就在鍾國斌一行即將離開之際,香港玩具協會組織一批會員剛抵達勃古區商討租地設廠事宜。由此可見,不僅各國企業,甚至連香港各大廠商、協會之間也看重緬甸。
洽租瓜分2千英畝私人地
無奈之下,鍾國斌與數十位港商坐車風塵僕僕地前往考察一個私人土地。面對一大片山坡和水塘,鍾國斌認為雖然不是最好的建廠選擇,但也只好姑且一試。當晚,他率領十多位港商與該土地的負責人商談,經過反覆談判和全力爭取,最後獲得2,000英畝土地的承諾,至少保證供應500英畝,按照70年租借時限,每英畝租金為40萬美元。
獲得初步協議後,鍾國斌即與製衣和紡織業同行共同商議具體購置土地面積、投資金額等事宜。他透露,每家港商平均投資1,000萬元至3,000萬港元,有望於6月底與緬方達成初步投資租地協議。「一年後實施三通一平,接著建設廠房,之後投入生產。」他彷彿看到一片片廠房拔地而起,也點燃他新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