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批反對派為私慾 促放棄激進手段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01]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中西區地區團體昨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超過六成受訪巿民認為「佔中」會影響生活,逾半巿民並表明反對「佔中」。在中環街頭,不少巿民在接受本報訪問時,均表明他們反對「佔中」,批評此舉只是反對派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就要「癱瘓中環」,影響交通、經濟以至整個社會,十分自私,並支持警務人員執法,並要求鼓吹「佔中」的反對派放棄這種激進手段。

礙巴士行駛 的哥難搵食

 「(『佔中』)當然不對,沒有理由去佔領的!」已退休的伍先生被香港文匯報記者問及對「佔中」的看法時如此回答。伍先生的子女在中環成長、生活,他對中環亦有深厚感情,坦言萬一中環被搞亂,他會感到非常可惜,並批評癱瘓中環是自私行為,將會嚴重影響公眾利益,「會阻礙巴士行駛,的士司機又會搵唔到食」。他認為,巿民要向政府宣示不滿,應該用合法的渠道表達,坐下來「慢慢傾」,何況特區政府還未展開政改諮詢,不明白「佔中」者到底在不滿甚麼,而所謂「公民抗命」只會令香港陷入「無政府主義」,目的無非是要搞亂香港,拖延特區政府施政,阻止政府推出有利民生的政策,故他支持警方嚴厲執法。

影響緊急救援 「火燭無人知」

 在中環居住了逾50年,自稱83歲的張女士也批評「佔中」:「當然唔好啦!阻住晒!」她擔心,一旦中環交通被癱瘓,將會影響巿民上班、上學、外出,更會影響緊急救援服務,「分分鐘火燭都無人知」。她強調,「中環不輪到他們佔領」,認為萬事有商量,社會人士有不滿應該好好坐下來磋商,不要動不動就批評別人做錯,她還批評時下年輕人見識淺,欠缺社會經驗,不懂得分辨是非好壞:「整天針對(特首)梁振英,都不知道他們為了甚麼!」她會支持政府做正確的事。

暴力極端手段 破壞社會和諧

 鄺太太指出,香港巿民都期望社會安定繁榮,不管爭取甚麼,都不應用到暴力、罷工等極端手段,此舉只會破壞社會和諧,並質問反對派此舉是否想搞亂香港,令香港陷入亂世,迫使中央政府對香港「用重典」,呼籲反對派透過對話來解決問題。被問到會否擔心「佔中」釀成衝突,鄺太相信警方會針對「佔中」準備多個應變計劃,自己一定會支持警方嚴格執法:「因為這樣不只保護香港,還保護了示威者。他們癲起來隨時甚麼都做得出,甚至自殘。」

 家住中西區的馮先生表示,不想中環被人搞亂,而「佔中」者堵塞道路,將令香港社會混亂,加上中環是香港的商業區,被癱瘓的話會對香港經濟及國際形象造成很大影響,尤其香港近期在多個競爭力調查中排名下跌,需要穩定的政治環境去尋求經濟發展,反對派不應該用激進手段去爭取政制發展,這樣做對政制發展沒有好處。

 鄺先生慨嘆香港社會近年變得很不安定,是因為政黨之間有太多的爭拗,經常互相指責,導致政府甚麼都做不到,而「佔中」將會影響到中環交通,會對香港的經濟造成影響,希望反對派用和平的手段去爭取政制改革,不要那麼激進,「特區政府又不是不民主,它有時候都會聽民意的,他們不需要用到這麼激進的手段去達到目的吧」。一旦有「佔中」者犯法,他會支持特區政府執法。

無事生非 「冇疪褶d」

 美國華僑李先生批評「佔中」是「無理由、無聊」的,只是年輕人「冇疪褶d」。在記者向他解釋,所謂「佔中」是由大學法律系教授提出時,他批評道:「教授提出的就一定好的嗎?教授就是最聰明嗎?」反對派「以美國為師」,以美國也有「佔領華爾街」等「公民抗命」行動來美化「佔中」。李先生反駁道,「公民抗命」在美國可謂鳳毛麟角,因為美國警察執法強硬,當地人根本不敢「公民抗命」,又指香港目前的局面,發生了很多負面事件,都是拜反對派經常無事生非所賜。

相關新聞
特區同齡少年 情繫家國富強 (圖)
16歲少年香港夢:展才華 共繁榮 同擔當 少紛爭 (圖)
內地「回歸一代」:盼當「融合使者」 (圖)
看兩地差異:優勢互補 攜手雙贏
看兩地競爭:身份認同 國家先行
看社會爭議:理性表達 反對「佔中」
談教育理想:心懷「中文夢」 全球通用語
談未來志願:弱女思從警 公正護法治
談出生年份:願早生數年 看滄海桑田
酷熱開放日 軍民情更熱 (圖)
遊客讚駐港部隊敬業 (圖)
軍備先進 反恐救護皆宜 (圖)
工商界手牽手 資助新來港生升大 (圖)
得獎者名單
鄧清河勉借鑑成功經驗 規劃未來
曾德成籲「燕歸來」認識祖國
福建社聯萬元助學金贈36大學生 (圖)
《錢學森》報國情懷感染觀眾 (圖)
特寫:錢老愛國氣節 激勵萬千港人
故事引人熱淚 學生視作榜樣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