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左右手都在寫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備受評論家漠視的慕容羽軍。 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近月,為主編的雜誌搞了個「慕容羽軍特輯」,「迫」得看了他不少作品,感想特多。他寫的文類繁多,以小說最為大宗,但無驚世之筆,平平而已。反覺他寫的新詩,卻覺不俗,不僅寫出境界,詩中蘊含之意,還發人深省。除新詩外,他還寫舊體詩詞,借而諷世,頗有可觀者。

 他如何走進詩的門檻?據稱,在十來歲時,常跟隨叔叔伯伯去雅集。那些叔伯都是名重一時的風雅之士,玩的是傳統詩詞。有次,在荔灣乘遊艇吃荔枝兼吟詩,有人要這少年也吟上一兩句。當時的慕容,已讀了不少舊詩,於是隨口拈來兩句:

 「蟬噪潮平雙槳急

 載來顆顆是儂心」

 全首不著「荔枝」二字,卻盡得風流。他說僅這兩句,已震動了一船詩伯。從此叩開了詩之門。由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他轉而寫新詩,少說也有六七百首。他說已由傳統「鑽」出來,但其實,他並無「鑽」出。右手寫新詩時,傳統的詩詞結構「很自然成為作品的裡子」,並說「傳統的文學形式的延續,也正是文化意態的延續」,「不論站在課堂或參與文學活動的集會,都作過不同性質的演講,強調新詩與傳統詩詞的接軌。」他的新詩正是建在這塊基石之上。而在此同時,他的左手仍在玩弄舊詩,且看:

 「小販認可區(1980年)

 議座勳名日漸隆,劃街擺賣亦奇功;

 商家納稅無生意,攤檔撈銀有罅窿。

 霸王也曾招惡棍,分羹成日打衝鋒。

 警方市局推莊慣,認可之區亂大籠。」

  在中國現代漢語詩史上,反傳統的呼聲如雷貫耳,奚密說:「作為一個課題,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受到極大的關注,引發很多爭議。」當年的「實驗詩」,如胡適的《嘗試集》,他便曾作了自我批評,指是「放大了的小腳」,並未擺脫古典詩詞的影響。陳夢家在《新月詩選》的序中說,「我們血液中依舊把持住整個中華民族的靈魂」,「古代多少詩人對於民族貢獻的詩篇,到如今一樣感動我們的心。」

 由此可見,現代詩人在傳統與現代中的掙扎,卻不能完全從枷鎖中解放出來。慕容羽軍從來沒有「焦慮」和「掙扎」,蓋詩的形式是外衣而已,他著重的是內涵。

 在《長夏詩葉》這部新詩集裡,他自剖說:「兼容了傳統和現代的詩人情操。」例如他遊日本後,寫出這樣的詩句:

 「東瀛的戰國群雄

 一如我們軍閥的

 猙獰歲月

 而眼前

 島國比我們安寧平靖」

 將扶桑與我國的歷史互為對照,再而扯回「眼前」的對照,詩人的「情操」表露無遺。

 慕容羽軍素不以詩而知名於世,更不見於一些香港文學史上,這是評論者的「有眼無珠」,對他確是不公。不過,他在香港文學史上的價值,我認為應是他四十多年來的「文林經歷」。這些「經歷」,可補史料的不足。

相關新聞
畫家王煌湘:打破中西界限 追求與眾不同 (圖)
王煌湘作品《白鷺相約》 (圖)
王煌湘作品《相連樹》 (圖)
王煌湘作品《層林盡染》 (圖)
王煌湘作品《春塘立鷺閒》 (圖)
創作對談:一種視覺的空間感 一種內心的寧靜釋然 (圖)
歷史與空間:用兵如神非行伍
亦有可聞:炎夏有李 (圖)
遊蹤:黃山的包袱 (圖)
詩情畫意:花 惑
生活點滴:聽 音
畫中有話 (圖)
百家廊:生態三寶 (圖)
琴台客聚:左右手都在寫詩 (圖)
翠袖乾坤:髮之本色
海闊天空:西班牙名物
生活語絲:港台流行文化
思旋天地:嶺南佳果
淑梅足跡:翻開更甜新一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