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富金融策略師 黎智凱
日前中國國務院公佈《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指導,以「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為核心。所謂的「盤活存量」十項重點措施包括: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創新外匯儲備運用;探索發行企業優先股;定向開展重組企業的併購貸款;探索發展併購投資基金;擴大不良貸款處置自主權;逐步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常規化發展;拓寬保險資金運用範圍;引導銀行理財產品對接實體項目;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
在筆者看來,經濟面臨 「結構性矛盾」,「資金分佈不合理」,是本次《意見》出台的最重要背景。正是這個結構性矛盾,使大量收入、資源沉積在少數人和部門手裡,無法形成現實的消費與投資。使大量的資金放在不該放的地方,金融脫離了實體經濟。但是要觸動深層次的「利益」靈魂,要依靠財稅體制改革調結構才是正道,但因涉及到多方利益集團,其過程是艱辛的。就像當下A股市場一樣,暴雨式的跌跌不休,IPO還將繼續。
7月1日公佈的中國5月份製造業調查數據顯示,工廠產出增長已經開始放緩,新訂單數量顯著下降。而在此之前,內地政府連續數周收緊信貸市場。政府方面對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4個月低點的消息無動於衷—房價是一路猛漲,A股是一路暴跌。
更糟糕的是,國外投資者開始撤離中國A股市場。據數據提供商EPFR表示,過去18周中,國際資金有16周是淨撤離中國A股市場。而在6月的前五個交易日就累計撤出8.34億美元,創2008年1月份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大流出規模。7月8日A股市場再次迎來了暴跌,不禁會讓人在問,A股市場將走向何處去?
股票跌逾80%比比皆是
在筆者看來,國外投資者撤離中國A股市場,是對中國股市投下的否定之票,是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投下的不信任之票。筆者同感,在中國內地,最大的泡沫就是房地產房價,但調控政策屢次失靈,越調就越漲,而與之相反的A股市場,卻總以一個暴跌結局。前期A股創下了投資者所說的「鴉片底」—1,849點,自從2007年到現在,股票跌幅80%大把,甚至類似中國遠洋這類跌幅高達96%的股票還在市場交易,不見退市,而今新股IPO還將前赴後繼。這無疑給本已跌跌不休的中國A股市場雪上加霜。為此筆者對中國領導層的不作為感到憂心,對於中國A股市場走向感到憂心。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