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小影片 大歷史——紀錄片《老兵》中的守望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片中志願者侯發明(右)生前最後一次向老兵致送慰問金。

 不久前,紀錄片《老兵》引起了包括新華網在內的內地諸多傳媒的關注和熱議。究其原因,乃是由一群內地「九十後」創作的該片,從細微鏡頭、小場景、個人視角,講述了當年參加對日抗戰老兵們的生活,以及活躍在他們身邊的民間志願者,是如何進行關愛活動的。小影片,帶出了大歷史。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在記者全民化、新聞微觀化的時代,網絡的發達、微博的興起、社交網站的蓬勃躍進,讓人們愈來愈多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這個時代的社會,書寫社會中的時代意義。許多的動人故事,也在越來越多的民間鏡頭中被記錄、講述和傳遞。而《老兵》就是這樣一部紀錄片。

「技術與思想間,我選後者」

 《老兵》這部紀錄片完成於年初,是靠三部單反相機完成的,導演侯月燭,主創人員陳欣悅、馮立然、李玥,均是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的「九十後」在校生。該片主要講述了生活在武漢以及湖北沙洋農場的抗戰老兵的生活故事,並且記錄下了今年春節前,民間志願者給老兵們送去過節慰問品的鏡頭和故事。

 片中,老兵們哼唱著抗戰救亡歌曲,撫摸著慰問品熱淚盈眶,講述著自己當年的抗戰經歷;片中的志願者,則冒著嚴寒,登門拜訪,在致送禮品的同時,也面向鏡頭,講述著老人們過去的淚水、笑聲、心願和期待。

 「原本是老師佈置的作業,要求拍一部片子,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就和自己的搭檔,選擇了拍攝關愛抗戰老兵這個題材,沒想到會走紅。」作為《老兵》的導演,侯月燭向記者介紹了拍攝《老兵》的初衷。「幸虧這是網絡時代,有了社交網站的平台,我們才能將這部片子推出來。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放上網絡之後,會引起傳媒和社會如此大的迴響,如果能夠讓更多人因《老兵》這部片子而加入到關愛老兵的活動中去,將是我最開心的地方。」面對記者的訪問,侯月燭很淡定、從容地評估著自己心目中《老兵》這部片子的意義與價值。

 侯月燭告訴記者,拍攝《老兵》,其父的影響不容低估。她的父親,長期參與湖北地區關愛抗戰老兵的活動,不論風吹雨打,總是活躍在第一線,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沒有父親,不會有這部片子,」侯月燭的回憶傷感而動容。

 侯月燭認為,抗戰已是一個歷史話題,但如何在新的時代中,去闡述這場戰爭的意義,而又要避免簡單的民族主義話語,則空洞的口號式說教,或是調侃式諷刺,都不能客觀記述中國人當年的這場苦難。單反相機拍攝,雖然在設備上似乎顯得簡陋了一些,但是,侯月燭告訴記者,「在技術與思想內涵之間,我選擇後者。」作為一個未來的媒體人,她對過度崇尚技術的拍攝手法,始終懷有警惕。

志願者:我們有了動力

 擔任《老兵》旁白的,是湖北志願者彭玉婷。曾多次在內地媒體中宣講關愛老兵活動的她,面對記者,很堅定地說:「拍攝《老兵》,在片中擔任旁白,一點也沒有太過激動的感覺——因為淚水早已在最初接觸老兵時流乾,所以更希望用平實、理性的語言,去向社會大眾講述一個人、一段歷史的悲歡離合。」

 「拍攝的那一天,真的好冷啊!因為不是拍電影,而是紀錄片,所以真實感的動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那麼低的溫度下,早晨六點多就搭上了火車,前往老兵們的家中,給他們送去過春節所需要的棉衣、油、牛奶、瓜子、花生、糖果和生活補助款。」回憶起拍攝情境,彭玉婷仍然很感慨——「因為要看望的老兵很多,要送的慰問品也很多,所以陳欣悅、馮立然、李玥這些拍攝者們也幫助我們一道將沉甸甸的民間愛心物資送到了老戰士們手中。」

 因為展現了當前較為活躍的民間公益志願者,《老兵》引起媒介輿論的關注,使得關愛老兵的工作順利、方便了很多。彭玉婷介紹,在湖北地區,資助老兵們生活的各種資金,主要來自關愛抗戰老兵網、志願者自我籌集。小額募款,寫出了動人的大歷史故事,《老兵》的走紅,方便了今後的募款,更提升了未來民間幫扶活動的知名度與正當性。

 「因為有了《老兵》,有了眾多媒體的關注、報道,我們感受到了民間的愛心熱潮,感受到國人的熱情,因此,對未來的義工活動,我們更加有信心。」彭玉婷告訴記者。

鏡頭外,故事更感人

 《老兵》中出現的一位重要志願者侯發明,便是導演侯月燭的父親。因為罹患鼻咽癌,醫治無效,侯發明在本月初病逝於武漢。在他的追思公祭會上,最為特別的一群送別人士,就是那些曾經與他一道參加關愛抗戰老兵活動的志願者。他的離去,讓那些深受紀錄片《老兵》感動的人們,悲痛不已,也讓曾經接受過他幫助的老兵們倍感哀傷。而一個守望者的殞逝,更加讓人在這個浮躁不安的時代中,體悟到庶民精神的可貴、可敬與可愛。

 據記者了解,侯發明罹患鼻咽癌已經十四年之久。在這十四年中,他先後接受過兩次放療。其治療的副作用,是直接導致他失去了一半的聽力,且言語、進食、飲水都出現了巨大的困難。但即便在這樣艱難的生活狀態下,他仍舊拖著病重之軀,一次次給那些曾經為對日抗戰犧牲了青春、作出了貢獻的中國軍隊老兵,送去生活資助款、過冬的棉衣以及中國人傳統三節(春節、中秋、端午)的慰問品。

 彭玉婷介紹,《老兵》鏡頭之外的故事,其實更感人。因為癌病導致進食功能退化,侯發明每次探訪抗戰老兵,都不能與志願者們一道吃飯。拍攝《老兵》時,在嚴嚴寒冬之中,侯發明也只能自己攜帶熱水壺和雞蛋,在大家進餐時,自己將兩個生雞蛋攪拌進熱水中,然後一點一點地吞服下去。平時在家,這樣的進食方式每次差不多要用一兩個小時。而在外幫助老兵,他則不顧喉部的痛感,加快進食速度。一直以來,每次看望老兵,他都是這樣做的。

 《老兵》的結尾,在悽楚的鋼琴聲中,侯發明一個人走在沙洋的街道上,他的背影漸漸遠去。如今,他確實已經遠去。當鏡頭還原到現實中時,志願者們才真的感受到:他們失去了一位好長輩、好同道、好夥伴。

 「你們在記錄一個時代,一個人群,而你們自身也在被時代記錄,有何感想?」記者問道。「守望者,往往就是身邊人。」這是彭玉婷對記者提問的回覆。「侯哥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尤其是在這個崇高的事業中,回看《老兵》,確實是對他最好的記錄。惟有做好今後的關懷老兵工作,才是對他最好的緬懷。我們,是歷史的守望者。」這是志願者的感性告白。

相關新聞
小影片 大歷史——紀錄片《老兵》中的守望者 (2013-07-22) (圖)
專家評述:《老兵》承載歷史敘述 (2013-07-22) (圖)
記者手記:愛國是微觀而崇高的 (2013-07-22) (圖)
縮小的歷史 複製的現實——微縮模型藝術背後的文化探析 (2013-07-08) (圖)
佈展孫文,更多是歷史的意義與價值 (2013-07-08) (圖)
最後的文化告別,永恆的文人感傷 (2013-06-24) (圖)
告別之後的反思 (2013-06-24) (圖)
文化保育的具體建議 (2013-06-24) (圖)
歷史文化功能的缺失與反思 (2013-06-10) (圖)
先烈路 (2013-06-10) (圖)
紅花崗公園 (2013-06-10) (圖)
黃花崗公園 (2013-06-10) (圖)
器物之外,更需人文內涵 (2013-05-27) (圖)
反思:展覽的目的為何? (2013-05-27) (圖)
「原道」之下的藝術現代性解讀 (2013-05-22) (圖)
記者手記:現代與後現代:不只是藝術的批判 (2013-05-22) (圖)
黃金的瑰麗 文明的交融 (2013-05-15) (圖)
大眾化:黃金與玉的對話 (2013-05-15) (圖)
獸面紋金璫 (2013-05-15) (圖)
鑄聯珠紋立鳥金牌飾 (2013-05-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